【三十一】
虽是暮秋时节,那时的黑暗,却比此刻多了三分暖意。
那夜他吹熄了案上灯火,从窗棂的缝隙望向天际,夜幕中星光寥寥,唯有一弯如钩新月。
坐在榻上辗转反侧,心中起伏不定,后半夜,忽然听到有脚步声在门口响起,门扉被无声推开。一抬头,正对上先生关切的目光。
他讷讷地唤道:“先生。”
发顶被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摸,先生温声道:“睡不着?”
“嗯……”他脸红了红。
“是啊,就要离开书院了。这一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先生安抚地拍拍他,道,“今夜先生也陪你多坐一会儿。”
当时先生说了什幺,如今他竟一时想不起来,只能模模糊糊地记起并肩而坐的安然,声声嘱咐殷殷关切中的温暖。
东方既白,他在先生慈和的目光中背上行囊,告别而去。
天光破晓中,有送行的学子踏歌而来,声声悠扬;临别时将手中桂枝相赠,祝蟾宫折桂。
他与几位亦是举子的同窗相视一笑,相伴自半山青石台阶蜿蜒而下。晨风送来飒飒林涛,几人广袖轻摆,拂去渺渺白雾,如行在云间。
遥遥回望,他见先生仍站在半山的亭中,含笑目送自己远去。
熟悉风景渐去渐远,马车轱辘声换了河川的流水声。虽是霜冷夜寒,几人心中激荡未消,坐在乌篷船上,伴着明灭的渔火低声谈话。
虽然尚且遥远,众人却都不免畅想起金榜题名后之事。有人提起连子辰连师兄,说起他高中二甲后知河越县,到如今三年期满,刚得了“卓异”的考评,此次极有可能受到拔擢。此言一出,众人心思活络过来,不想落第的晦气可能,纷纷谈起自己“中榜后”的打算:有人说要归家治理一方水土,有人说志在着书修史,还有人念念不忘平定边境……
那时的顾寒舟倚在船沿上,笑得眉目弯弯,未曾用上慷慨激昂的词句,只道:“我想做个好官。”
不为荣耀富贵,不为威风炫赫,甚至也不为青史留名,只是想些该做的事情。
他从小聪明过人,熟读经史,诗词书画皆精,人人都赞他才华横溢,说他将大有出息,先生却总是道:“纸上得来终觉浅。”每每他以为自己已知道得多了,先生就会笑他懂得还少。
先生桃李满天下,在书院多年,那些旧相识及学子的往来书信装了满满一箱子,顾寒舟大多都读过。一封封,一行行,一字字,既有风花雪月,也有宦海沉浮、民生疾苦。
先生从没避开过他,有时还会让他将那些乡野轶事、朝堂秘闻细细诵读,然后亲自为他讲解剖析;闲暇时也曾带他踏过大街小巷,走过田间地头,看农人躬耕、商人买卖,看小吏索税、县令断案……与他说律法,说情理,说人心。
有人笑称先生是想养出个博古通今的大才子,他却觉得,先生对自己的期盼远不止于此。
省试高中头名之后,先生只是淡淡赞他书读得还不错,让他上京继续参加会试;临行前,先生也没说什幺“三元及第”的吉祥话,只含笑对自己心爱的弟子道:“莫忘了,做个好官。”
因而在众人踌躇满志之中,顾寒舟能说出来的只有这一句:“——我想做个好官。”
他目光清亮,对上众人揶揄的目光,极认真地道:“就像戏本子里那样,百姓能叫一声‘青天大老爷’,我就再知足不过。”
这话说得颇有些稚气,同窗众人都笑了。
有人调笑:“一个‘青天大老爷’哪里够,贤弟才高八斗,若有一日,登阁拜相也未可知。”
虽是戏言,众人都晃神了一瞬。登阁拜相……是无数读书人志向所在。
说到这个,自然离不开朝堂与君王。不知是谁起了话头,说起当今圣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带着向往与敬慕。
同窗李九念说当今少年即位,到如今近十年时光,已尽显峥嵘;
同窗魏永说当今经文纬武,才略过人,朝野上下无不折服;
同窗原述怀说当今勤勉为政,虚心纳谏,胸襟不凡,求才若渴……
顾寒舟想了想,只寻寻常常地道:“我听许多百姓说过——当今圣上是个好皇帝,这几年他们日子松快多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默,目光却愈发明亮。
寒窗十年,谁不做着云龙鱼水、君臣相得的美梦?
贤臣遇上明主,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夜色苍茫,一弯新月映在水中,伴着疏星数点,明灭渔火,凝着深秋的寒意。众人心中却皆是思绪翻涌,不知转过多少念头。
良久,不知谁道:“睡罢,明日还要赶路。”众人低声应了,安静地躺回舱内窄榻,各自睡了。有人一夜好梦,也有人久久未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