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倾口中的缜之,便是孟家最小的幺儿,孟缜之了。
听到他这么说,孟丞相露出了一个骄傲的表情,他内心中也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的才气是不输给任何人的。
比起他几个平庸无奇的兄长和姐姐,孟缜之从小便是最聪慧的,五岁背诗,十岁便能出口成章,惊艳四座。
但是,他的脾气也和他的才气一样大。
一想到这里,孟丞相就觉得止不住的头疼。
本来是指望这个小儿子回朝廷做官,重新得到陛下的赏识,重振他们孟氏,谁知道他生下的是这么一个玩世不恭的孽障。
回来之后也是整日眠花宿柳,和那些不入流的书生混在一起吟诗作对,就是不提秋考的半个字。
这里如果应下了太子,回家之后又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劝他参加秋考,此时也只能讪讪道,“都随他,都随他,他高兴就好。”
楚倾弯了弯眼睛,不置可否。
这个孟缜之,从小在各科的学习上都成绩优异,本来以为他会参加科考入朝作官,谁知道一念完书就潇洒地拍拍屁股离家出走了。
说起来,他那时候功课各科都压了楚倾一头,楚倾回来就经常因为这件事挨皇后的不少板子,可是让他记了很久呢。
楚倾感慨了片刻,一想到这里,脸上的笑容又真挚了几分,对孟丞相道,“请丞相帮我带句话,吾甚是思念友人缜之,希望能在秋考的考场内见到他。”
孟丞相见太子如此看中自己的幺儿,也未多想,还以为他们是真的有什么友人关系呢,高兴地一拱手,“谢太子抬举,臣一定把太子殿下的话带给犬子。”
楚倾看着他喜滋滋的脸,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嘴角。
楚骄几日来听竹楼找楚瑜,都扑了个空,正郁闷着呢。
上次他回宫后,回想起自己在听竹楼做的那些事情,直觉得自己就是个傻子,尽干些傻事,把脸都丢光了。
不过好在睡了一觉之后他就把这件事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楚瑜回宫后他又不知道,这天提着个食盒从听竹楼路过,本来是想着进去看一眼就走,没想到楚瑜真的在。
他看到楚瑜气定神闲地坐在听风亭里练字就气不打一出来,气冲冲地朝着他跑过去,“楚瑜!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