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明时代
黑夜里,在孤寂的建昌城城头上,燃起了一堆堆由木块堆砌的火堆,把整个城头照得通红发亮。
为了防备后金鞑子的偷袭,城墙上的大明士兵,个个站得笔直,双眼炯炯有神的睁大着眼睛,望着城下漆黑的夜空,那里驻扎着鞑子的大军。
自从吴三桂救父会城之后,为了谨防鞑子的夺城,整个建昌城上下风声鹤唳,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在建昌城的知府衙门处,一盏盏明亮的灯笼,高高挂在衙门的房檐处,从衙门李传来一阵阵喧哗的喝酒吵闹声,让整个寂静的建昌城,平添了几许的生气。
那是为吴三桂举行的庆功晚会,本来在吴三桂冲出鞑子大营的那晚,这个庆功会就应该举行的。
只是当时吴三桂身上带伤,再加上为了等朝廷,给吴三桂的任命书,这才拖到了现在。
凭借吴家和祖大寿在辽东的势力,保举一个子侄为官,根本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何况吴三桂刚刚在建昌城立下了大功。
城墙上,身着家丁服饰的李从年,俯身朝黑漆漆城下望去,只见远处的鞑子大营里,燃起的火把灯笼,犹如天空中的点点星光,寂静而沈默。
这些鞑子不简单啊!建昌城下的鞑子现在还不是清朝,清朝是皇太极称帝之后,改得国号,现在的鞑子叫后金,也叫建奴。
自从那日吴三桂冲出鞑子大军之后,鞑子大营里就没有了动静,他们只是把建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却又不发动任何的进攻,
一直以来,李从年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堂堂的大明王朝,竟然会被只有几万人的鞑子打到灭国,乃至入主中原,让一直引领世家风潮的华夏文明,彻底的沦为了东亚病夫。
是我们汉人懦弱了?还是那些鞑子个个犹如天神下凡,刀枪不入?
这个答案,来到大明朝已经十几天的李从年,却渐渐有些明白了。
我说小四啊!你那天真的好英勇,竟然替少爷当了鞑子的刀剑。当时你不知道,少爷抱着你回来的时候,摸样好吓人。兄弟们真的好羡慕你啊!
这个时代的吴四,原本也叫李从年,和李从年没有穿越前的名字一摸一样,当初为了活命,作为李家村世袭军户出生的他,仗着一身武艺,只得卖身于吴家,做了一名小小的名家丁。
李从年心里始终有些怀疑,是不是他们两人原本的名字一样,加上这个时代的吴四为了救吴三桂,陷入濒临死亡状态。
他才现代穿越过来,到了这大明朝,可惜这些都是只不过是李从年自己的推测而已,具体原因,李从年也是一头雾水。
在建昌城里的救治队休息几日后,伤势已经大好的李从年,走出了救治队,呆在里面的这些日子,李从年都觉得自己快要发霉了。
在他疗伤的这几天,吴三桂每天都来探望他这个就命恩人,李从年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吴三桂这个大汉奸的救命恩人。
当时吴三桂许诺给李从年亲兵的待遇,并且给李从年一个承诺,可是李从年却推辞了。
两世为人的李从年知道,不管在什么时代,只有低调才能活得更久,嚣张和不清楚自己地位的人,永远死得比别人快。
呵呵!听见旁边同伴的话,李从年面上笑而不语,有些话只能埋在心里,却不能轻易示人的。
现在由于战事吃紧,他们这些吴家的家丁,也要跟着上城巡视,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李从年渐渐知道了自己所处这个时代,正是满洲鞑子兴起的时候。
自从努尔哈赤这个屠杀汉人的侩子手,被在宁远城袁崇焕的红夷大炮所伤而死之后,新登基的大金可汗皇太极,两次入侵边关,进入关内掠夺。
由于皇太极采取掠敌之民,壮己之力的策略,依仗后金铁骑来去如风的优势.
每次入关掠夺都尽量不与明朝的军队交战,只是掠夺人口财物,于是后金朝力量越来越来,而明朝的军事力量则是越来越疲乏。
有人说,后金入主中原,是天命所归,是民族的大融合。可是这李从年看来,这些都他妈的是狗屁。
无数汉人为这个所谓的大融合丧失了性命,千古以来流传的汉家文化被鞑子阉割成了奴才文化,后世的华夏几百年都要被西方世界耻笑为东亚病夫。
就是新中国建立后,无论中国在怎么繁荣富强,在西方人的眼里都是脑后吊着奴才的辫子,懦弱麻木的民族。
而这一切,都是这些高唱着民族大融合,背地里举着屠刀的奴隶主们造成的,要让李从年去为这些虚伪贪婪的强盗卖命,想都不要想。
可是望着身边些身材瘦弱,衣着单薄,拿着武器站在城墙上明军,李从年心里却是暗自叹息:仅凭这样的战斗力,如何能抵挡住后金越来越凶悍的军事力量,这大明的明天到底在哪里。
自从朱元璋定下卫所制度以来,军户被地方将领欺压,霸占田地的情况十分严重,一百多年时间吞噬下来,朱元章为后子孙定下大明万世基业的军户制度,消失殆尽,名存实亡。
现在军户里的兵丁,除了帮助募兵而来的边军打打下手,运送粮草外,根本没什么战斗力了。
根据记忆中的了解,就是李从年没投入吴家前,他所在的李家村,几百户的大村子,军户竟然不足十户,其他军户早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谋生去了。
朱元璋夺取天下的依仗制度,在地方豪强将领的百年腐蚀下,早已成为一个一推就跨得空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