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长庆公主俯首认错、主动配合的表率,其余人等便是心有不甘,也只得束手认命,搜宅因此而格外顺利,预计中的顽抗与冲突并未出现。这无疑也算长庆公主赵宜安在此事中无意间做出了不小贡献。
全城搜宅从四月中旬开始,到五月初便顺利结束。经历了一场针对官员、勋贵、宗室的全城搜查,京中的民生并未受到明显冲击,一派欣欣向荣。
只是经过这次声势浩大的全城搜宅,不但官员、勋贵、宗室,就连市井间的普通百姓也明白了朝廷破旧立新的决心。
关于这件事的消息从四月下旬开始逐渐蔓延出京,及至各地州府都街知巷闻。
在朝廷有意大张旗鼓地宣扬下,举国上下都看懂了此举的震慑与提醒之意:往后与从前不同了。不管是大错小错,也不论世家贫民,凡律法明文有载不能做的事,做了就会按律付出代价。
大周建制到了第五年,所谓“律法的威严”这才真正开始深入人心。
对有强烈锐意革新之志的储君赵絮、对渴望击碎陈腐旧框、开创崭新盛世的改革派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局。
完成搜宅后,大理寺忙着审结长庆公主府后院杀人案;御史台忙着弹劾被查出后院人逾数的官员、勋贵、世家;京兆府忙着将重新稽核的人口造册呈交户部;户部忙着将此次稽核出有漏报、瞒报人口而少叫赋税的人揪出来补税……
而武德帝与储君忙着处置此次搜宅查出问题的人,同时还要头疼搜宅前后暴露出的机构冗余、各部职能混乱重叠的严重问题。
总之,在如此风起云涌、热火朝天的大势下,“信王赵诚锐自请圣谕让王爵于世子”的事在朝中竟就显得没多大分量。
第八十三章
武德五年五月十三,徐静书与赵澈在信王府nei行“文定之礼”,大婚之期则定在九月初九,这桩婚事便算是正式议定。
按照武德帝与信王赵诚锐密谈的约定,赵澈将在大婚前三日行袭爵典仪,之后以王妃之礼迎娶徐静书。
虽nei城与信王府都未对此事大肆宣扬,却也没刻意隐瞒,消息很快传遍京中。
坊间对此议论颇多,大都集中在感叹徐静书这个小御史真是交了天大好运,平白从“投亲”变“成亲”。
对这些言论,赵澈气得想打人,徐静书倒是平静得可怕。
文定之礼后,她照旧还是与赵荞一道住在柳条巷的宅子里,每日认真当值,休沐时便窝在家中看书,旁人的好奇与探询全交由赵澈去应付。
全城搜宅结束后的御史台忙得基飞狗跳,同僚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多只是简单向她表达了祝福,也没闲功夫打听什么。
只沐青霓与申俊险些下巴掉落,总算明白当初徐静书在他俩面前说的那个“朋友”就是她自己。
分卷阅读182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