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连城开玩笑:“看有钱的老板什么时候想开了?”
张熙高深莫测地说:“有钱的老板们只想着赚钱,大厦倾倒泡沫破碎,就看政策一句话。要我说,还是要拍一些好作品,就像《飞光》这种,有故事有内涵,拍出来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我们现在确实处在一个时代变革的阶段,前两年的市场确实太混乱了,资本冲击太大,都想赚快钱。现在市场冷静了,就变得有人赚有人赔。”导演傅伦说,“难呀……”
陆鹤飞不懂他们这些门门道道,就坐在一边儿安静听课学习,不插嘴。一剑连城与张熙二人互相吹捧中各自夹杂一些对于现在市场和作品的看法,也算交流心得。傅伦的意见偏向保守,他本来就沉默,讨论的东西不多。
本来一开始还好,聊着聊着,张熙就聊到了编剧这件事儿上,他对着一剑连城说:“现在好些个作者都往编剧圈跳,你就没考虑考虑么?”
“看上去都是玩文字的,但还不一样。”一剑连城摇头,“创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实是互不干预的两种能力。身为一个作者,我觉得更多的是通过文字让人感官上身临其境,情绪上感同身受,思想上得到启发。其余的,就是一些或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者取材现实的深刻了。对我而言,这个工作的逻辑性不那么强。”他用手势强调了一下,“但是编剧呢,不论是改编别人的作品还是自己原创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对待。不光光要考虑故事性,还要考虑演绎性,以及种种拍摄上的问题。剧本嘛,一剧之本,这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对于我这样随意习惯了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若是让我改自己的作品,就容易以自己的意愿为重,想当然而。若是让我改其他人的作品……”说道这里,他“哈哈”一笑,“文人相轻,别人看不上我,我自然也是看不上别人的。我写书能够经受市场的验证,写剧本就未必了。”
张熙说:“可是很多东西未必一定要亲身实地的去验证一变。比如很多国外的优秀作品,我们大可以‘拿来主义’一下,套上一个本土的皮重新改编,反而省去了很多调研的步骤,岂不是轻松?”
“嗯……”一剑连城沉默了许久,委婉地说,“这种法子可能不太适合我,我在写作上没什么天赋,在处事上也不聪明,只知道写。我未必能比别人写的好,但是同样的一次更新里,我比别人写的多上许多,其他的就听天意了。”他起身,潇洒的把大衣一转,披在了身上,“我一会儿还有点事情,不打扰你们工作了。今天跟张大编剧聊天获益颇丰,咱们下次有机会接着聊。”
导演编剧二人连连称好,他们也有事情要做,就没送别一剑连城。反倒是陆鹤飞跟了出来,在门口叫住了他。
一剑连城回头,笑着问陆鹤飞:“还有事儿么?”
陆鹤飞说:“我可以请你签个名么?”
“我?”一剑连城笑意扩大,“我跟你比起来可差远了,应该是我请你签名吧,大明星。”
陆鹤飞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是什么大明星。”
一剑连城摸摸身上,遗憾地耸肩:“可惜我没带纸和笔,你呢?”
“呀。”陆鹤飞也想起来自己什么都没有,便说,“那咱们留个联系方式吧,回头我带着书请你签。”
“好。”
“我听你刚才和张熙的聊天……”因为陆鹤飞本身对于一剑连城好感加成,让他心里的情感基调一开始就偏向于一剑连城,更何况在他看来,张熙写东西固然不错,可是混圈子的手法更是了得,一个咬文嚼字的,还会往王寅身边儿送人。一想到那个沈青萝,陆鹤飞就隐隐生恨。他说:“我觉得张熙说的不对。”
一剑连城问:“哪里不对?”
“创作不可以有‘拿来主义’。”陆鹤飞说,“这不就是抄袭么?”
一剑连城大笑几声,对陆鹤飞说:“可是文学创作上界定抄袭是非常困难的,大面积文字类同倒还好说。把你的东西打断了骨头拆解了筋肉揉碎再重新拼接,看上去与你无关,但实则内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这才是最难界定的。张熙说的也就是这种,我确实不敢苟同,但这话说起来就太无奈了。”
陆鹤飞说:“那你为什么会跟我说?”
“因为你敢说他不对。”一剑连城说,“我觉得挺好的,年轻人,能分辨是非。现在大环境不好,其实……”说到这里,他硬生生的停了下来,紧接着用笑意掩饰过去。很多话他没必要和第一次见面的人说,一些关于创作原则的探讨是非常纯粹的,可陆鹤飞是个明星,明星只管拿钱拍戏,去跟他们讲所谓的创作原作,归根结底有点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思维意识,至少一剑连城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他不是什么愤青,自觉身上也不担负着改变社会的使命,生活让他变得很是圆滑,打哈哈地说:“签名的事怎样都可以,我这戏就靠你们啦!”
陆鹤飞点点头,他不蠢,后面的事情也不再追问了。
剧组过年期间就开机了,这叫很多人都苦不堪言。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工作,比起拍摄周期横框整个春节的剧组来说,他们还能安慰一下自己知道能过的三十初一。陆鹤飞不在乎这些,他没有家庭牵挂,在剧组呆着比在家里面对空荡荡的城市要好太多。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