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2 / 2)

感谢浅树的地雷和营养液~

花山副本开启,元朗上线倒计时!

第42章

大凡知县出行,一顶大轿,四个衙役,前有鸣锣开道,后有响鼓净街,敲敲打打满城皆知。

唐挽觉得,立下这个规矩的人一定很寂寞。

唐挽并不喜欢这样俗气的热闹。于是在她上任的第三天就亲自下令解散了县衙的锣鼓仪仗。一是因为她这个小小的县官实在没有什么重大场合用得上仪仗的;二是因为县衙实在紧张,少几个人吃饭还能节省开支。

花山县很穷,是那种想象不到的穷。

唐挽初到花山的那一天,正赶上黄昏时分,一行人静悄悄地入了城。小小的县城只有一横一竖两条主道,县衙就坐落在两道交叉的十字口。街道上空荡荡的,一个行人也无。唐挽下了轿子,抬头看,但见门口廊柱朱漆剥落,大门上的纽钉也掉了几颗,要不是头顶牌匾上清楚写着“花山县衙”这几个大字,她还真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她见惯了苏州繁华,再看此处破败,更觉刻骨铭心。

唐挽独自立在十字路口,在那炎热的夏日傍晚,忽然生出几分秋风萧瑟之感。

怎么能穷到这个地步呢?这前任知县该没少贪吧?

于是唐挽当夜便开始查账。将三年的账本查了个底朝天,才惊讶地发现,前任知县不仅没贪,还是个不折不扣勤政爱民的清官。

前任知县姓陈,嘉元十八年举人出身。为人端方严谨、刚正不阿,在任期间没有留下一件冤假错案。他还亲自带着百姓开垦荒田,三年任期中共开垦田地一百一十余亩,真正做到了村里家家有地、人人有田。

可即便如此,花山县还是一年比一年穷。

陈知县在百姓当中也颇有美誉,当地流传着许多他严谨治家的故事。传说有一年闹饥荒,他把自己家的粮食都拿出来接济百姓。他的女儿饿得不行,偷了隔壁半块馒头吃。他听说之后,把女儿一顿毒打,并说道:“你就算是饿死了,也不能丢了我的颜面,败坏了门风。”后来他的女儿果真饿死了。

百姓们讲起这件事,都交口称赞,说陈知县才是君子楷模。唐挽却听出了一身冷汗。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陈知县没有庇佑一方的本事,实在不该坐在知县的位置上瞎胡闹。一样的道理,他没有养活自己女儿的办法,就实在不该当这个父亲。

唐挽越是深入调查,就越发现,花山县的穷,其实和陈知县治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唐挽上任的这两个多月,几乎全是在田间走访,体察民情。花山县之所以以“花山”为名,就是因为此地多山,且山上多有五色石头,远远看去色彩斑斓。石头多了,黄土就少,地面极为贫瘠。这样的地貌环境实在不适合农耕。陈知县之前开辟出来的百亩耕田,每年的产量根本养不活种田人。

花山县贫困至此,本可以向朝廷申请补助。而朝廷发放贫困补助的标准是以人均所拥有的田亩数来判定的。在陈知县的带领下,花山县已做到人人有耕田了。因此不仅得不到朝廷补贴,还要每年按照田亩数量上缴粮税。

--

最新小说: 游园惊梦 一阴一阳之谓道 悦女吴县 碎碎念(一女男) 暴风骤雨 殿下宠妻日常 红粉佳人(番外) 情欲场 花都之无敌鬼王 我和小爸的幸福生活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