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1 / 2)

不良臣[科举]作者:十年黛色

第378页

唐挽被他说懵了:“你谁?”

“在下刘思义。”

“不是,”唐挽蹙眉,“你哪个衙门的?”

“天华京报。”刘思义说着,想将腰中的书册掏出来给唐挽看看,奈何他被反绑着双手,用力之下凹成了一个滑稽的姿势。唐挽抬手示意他不必麻烦了。天华京报这名字,唐挽还真听说过。

在大庸,重大消息的传播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官报,一个是私报。官报又称邸报,由通政司管辖,每五日发报一次,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内阁的法令公报、各级臣僚的章奏疏表和边防新闻等等;私报则是民间小报,内容主题不一。建成以前,朝廷为了控制舆情,私报是被明令禁止的。

自从党派建立以后,各党需要定期发布一些内部动态,以达到对外募集资金和成员、对内增强凝聚力的目的。借由这股东风,私报也终于迎来了春天。朝廷对其有明确的立法,所有的私报必须先注册,统一接受通政司的监管,且对发布的时间、主题都有明确的要求。合法之后的私报也首次拥有了各自的报头,只不过民间习惯统一称之为“京报”。

这个天华京报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一家,每十日发一次,常订多达八千册。这其中就有凌霄。凌霄习惯在每日睡前读报,故而天华京报时常会出现在唐挽的床头。闲来无事时,唐挽也曾翻阅过几次,越翻越觉得有意思。

一般的京报大多以抄录官报为主,偶尔也增加一些自己的评论,原创比例不过十之二三。可这天华京报却另辟蹊径,几乎每一篇都是原创,还经常能在上面看到一些冷门的文章。之前名家学者顾芳讽刺胡孙树的文章就是最早发表于天华,后来各家纷纷转载,顾芳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此事也带动了整个私报行业的发展。许多报房试图模仿天华京报的模式,却没有那样强悍的笔力,只得另辟蹊径。许多文章夸大其词不说,有些小报为了博取眼球,还搞出些媚俗的噱头。百姓无不爱猎奇猎艳,这竟慢慢成了京报行谋利的手段。

此种风气已经引起了通政司的主意。就在不久之前,李提塘刚向内阁上奏,请求对私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顿。随着奏疏报上来的还有几册主要刊登世情小说的样刊,其中不免有些香/艳情节。

此事上升到廷议,立时便触动了几位老臣的逆鳞。有人说应当立即查封这几家京报;有人说应当把这几个报房的主事全都抓起来问罪;还有人说应当马上严明立法,知会所有的文人,凡是“脖子以下”皆不能写。写了便是犯罪,有功名的罚功名,没功名的永不许参加科举。

有人激动着要封禁京报,也自然有人反对封禁。廷议就是这么个有趣的地方,官员们各执己见,尽可以放开了去争吵。吵到最后,所有的道理都说透了,所有的逻辑都理清了,才能得到一个完满的答案。

如今的唐挽自然不会再参加官员们的争论。她高高坐在主位上,不管堂下吵得再热闹,她也永远是那副渊深持重的模样。

只有与她平起平坐的谢阁老才知道,当她看着那些人半天说不到点子上,心里有多着急。急也不行,廷议不是一言堂。越是位高权重,就越要惜字如金,不能轻易露出自己的态度。

没想到廷议里还没论出个结果,这京报的主事竟爬上了自己的墙头。

“唐阁老,求求您了。您就让我问两个问题。不,一个就行。问完了,我自去投官!”刘思义高声道。

唐挽觉得好笑,说道:“你半夜爬墙,就是为了问我问题?”

刘思义急忙点头。为了今日,他已经准备了半个月了。

最新小说: 游园惊梦 一阴一阳之谓道 悦女吴县 碎碎念(一女男) 暴风骤雨 殿下宠妻日常 红粉佳人(番外) 情欲场 花都之无敌鬼王 我和小爸的幸福生活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