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阳信侯掌控了朝政,便愈发的肆无忌惮,甚至时常出入长乐宫,夜夜留宿。
霍政偶然在宫中听过传闻,不过也只是将传闲话的宫娥内侍杖毙,严禁他们再议论长乐宫。
只是他没想过他的处处为母亲着想,最后却成为自己的催命符。
太后有了身孕,在绿梅园悄悄产子,这就成了阳信侯谋反的理由,他要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所以只有除掉霍政。
只不过成年后的霍政一直在韬光养晦,阳信侯谋反的消息不胫而走,霍政杀了他个措手不及,甚至抢到了他与太后所生的幼子。
阳信侯谋反失败被捕,全族下狱,太后找霍政求情。
霍政原本打算的是认下那个孩子,灭口所有知道内情的人,然后让那孩子养在太后膝下,等日子一久,阳信侯谋反的事平息,他再告诉太后真相。
然而幼子被杀的事已经使太后没有了理智,她指责霍政残暴无情,连婴孩都不放过,霍政都一一受了,这也在他意料之内。
可在他意料之外的是,太后指责霍政忘恩负义,忘记了阳信侯曾经帮助过他们母子的恩情,说他无情,残暴狠戾,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将他养大,霍政也原谅她。
只是他没想过太后最后会跪下来求他,求他放过李承邺一命,她愿意以命换命。
霍政心软了,看着太后发髻散乱,神志不清的求情,他原打算先安抚住太后,却不想她竟然自己撞上了自己的长剑,再传太医时,太后已经没有呼吸。
霍政抱着自己母亲渐凉的遗体,一如幼时母亲抱着自己般,沉默了许久。
事后,他又让曾经伺候过太后的内侍宫娥殉葬,誓要保住太后的名声。
至于自己残暴无情,手刃生母的传闻不胫而走的事,他也都置之不理,只是将自己那一母同胞的幼弟当做自己的子嗣养在了宫里。
他想疼爱景元,因为他们是一母同胞。
可他无法赋予景元更多疼爱,因为那也是想杀他的人的儿子。
后来霍政留下了李承邺的性命,是因为太后,更是因为他在狱中犯了心疾,这让霍政想起了他的心脉受损的来历,自然也就饶过了李承邺。
夜晚的山路异常安静,车内更是一片静默。
钱宴植将霍政眼底那抹悲戚藏进了心里,他不懂霍政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不愿直面那抹悲伤,甚至还要将其隐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