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怕家人担心,更是笑脸相对。
牛氏瞪一眼大柱,对颜箐箐道:“你大堂哥说笑呢,喝了二两酒,上头了,胡说呢。”
颜箐箐才不当他胡说呢,对大柱道:“咱们一言为定。”
她正愁找不到人呢,又让大柱帮她留意合适的铺面,若是可以,或租或买,都行。
牛氏见箐箐不像玩笑,有些不敢置信,想想她自汴京来,还在侯门大宅里待过。
就觉得这便宜小姑子不简单,遂不说大柱了。
第29章 娘子上哪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期间,颜三郎兄弟回来了,许氏要再去做,颜母摆手,说不用,让他们赶紧坐下吃饭,还有不少,够吃。
本来饭菜还剩不少,三人回来,风尘仆仆,饿得早已前胸贴后背了,也不多言,埋头开吃,将饭菜一扫而光。
饭后,大柱、二柱去上工。
大柱将箐箐的话记在心上,上工时留意租铺子或者卖铺子的事。
颜三郎去了虎子的屋里,想看看他学到哪里了,给指点指点。
颜父、颜母,颜大郎,颜二郎,颜大伯和许氏陪着颜祖母说话。
魏悠然,刘氏和李氏,带着五丫几人去杨氏屋里。
杨氏手巧,会绣花,便接绣坊的活计,拿回家做,成品交回去,按件结算工钱。
魏悠然抱着五丫,抬眸看去,见她桌上放着绣品,绣的是野花,叫不上名字。就问杨氏:“二堂嫂,你绣的是什么花?”层次不算分明,平平无奇,真谈不上好看。
杨氏笑着道:“野菊花啊?”
说实话,魏悠然真没看出来,布料不错,配线不够,绣出来的的花,不像菊花,一眼看去,倒像是一坨。
颜箐箐学过刺绣,看出杨氏用的平绣,其实她手艺很好,学过二十来钟绣法,还给罗老夫人做过衣服,绣过抹额。
杨氏的手艺,不算高超,针法平整细密,在这小镇上也能赚些钱。
听闻大伯母靠绣活补贴家用,颜箐箐起了心思。
魏悠然来了兴致,问杨氏可有纸笔,杨氏无纸笔,可他儿子虎子有,又问魏悠然作何用。
“我画几幅画,你们照样子秀,再用种类多的绣线,层次更加分明,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魏悠然道。
她要离开了,总觉得亏欠颜家,那就多帮衬一下,颜家大伯为人和气,与颜父交好,帮衬一下也没错,举手之劳的事。
杨氏高兴,笑着出去,再回来手里拿着纸笔和砚台。
魏悠然挥笔作画,简单几笔将一朵牡丹画出来,虽未上色,也看着雅致大气,惹得牛氏、杨氏连连赞叹。
颜箐箐也望着魏悠然,觉得她不简单,她这手法,就是汴京第一才女,也不及吧。
三哥倒是好福气,能寻来三嫂做妻子。
魏悠然用的现代素描手法,显得立体,也更鲜活。
她先画了一幅花开富贵图,又画了一幅松柏迎客图,累地扬起脖子揉了揉,见大家都在看她,勾唇一笑:“献丑了,许久不画,手生了。”
这还是在现代时学的,她喜欢画画,将感情注入画中,一幅幅画作都是她感情的结晶。
可惜,末世来临,那些画毁于一旦。
牛氏和杨氏一人捧着一副图,口内道:“不丑不丑,好看极了,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看的画了。”
他们可以预测,若是照着图秀出来,定卖个好价钱。
颜箐箐看一眼杨氏的绣品,又道:“大堂嫂,二堂嫂,若是可以,你们再多学几种绣法。”
她怕三嫂的作品被糟践,岂不可惜。
杨氏和牛氏都说自己不会。
颜箐箐道:“我会,我教你们,我会二十来种绣法呢。”
牛氏和杨氏更激动,手足无措看着颜箐箐:“这可以吗?”
绣品针法轻易不传人,这规矩,她们懂。
可颜箐箐却要传给她们,让她们惊愕不已,又夹杂几分欣喜。
若是可以,她们自然愿意多学,不仅能赚钱养家,还可以传给女儿,将来嫁人,不至于被婆家拿捏。
刘氏和李氏也看向颜箐箐,她们的女儿多,自然想跟着学,见颜箐箐教给牛氏和杨氏,她们是亲嫂子,自然会教给她们。
果然,颜箐箐毫不犹豫,让她们有时间去颜柳村,她一起教。
这边她们说着绣品的事,那边魏悠然又花了两幅图,一副观音像,一副佛祖像。
南魏社会安定,多数人信佛,尤其是大户人家,若是绣出来,定有不少人请回家去。
她画好,递给牛氏和杨氏,让她们好生放着。
刘氏等人见佛像和观音像,栩栩如生,慈眉善目,像真的一样,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捧着传着看一遍。
他们越看越满意,都说魏悠然心灵手巧。
魏悠然被夸的不好意思。谦虚客套几句。
毕业后,她跟着外婆和奶奶到处旅游,去过不少寺庙,她见许多人都信佛,诚心跪拜。
想着这是古代,应有更多人信,所以才画了两幅。
人信佛也好,一心向善,不作恶事,社会和谐发展。
颜祖母,许氏和颜母见了,供起来拜了一回,拉着魏悠然夸了又夸,说祖上积德,才娶了这么一个媳妇。
魏悠然更愧疚,再次犹豫,要不要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