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过来的是他一个堂侄,为人比较耿直,是他的一个堂侄,虽说与他沾亲带故的,但他也并不是因这个原因而推茬他。
推荐他,一个是因为他曾经读过三年小学,认得几个字脑子也不笨,二也是因为他干活麻利,从来不会偷奸耍滑。为人也从来没有坏心眼,是个踏实肯干的。
最重要的是他有个瞎眼的老娘,媳妇生了孩子后身体也也不好了做不得重活,他家就他一个挣工分,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这才重要原因,至于过的好的,葛前进就先不替他们操心了。
堂侄叫葛树根,进屋就跟老两口打了招呼,才对葛前进道:“二叔,您找我有事。”
葛前进大排行第二,葛树根他爸大排行是老大,才这么叫。
“县里干活去不去?”葛前进开门见山的就说了。
不过没头没尾的,葛树根听了就是一愣,不过他二叔还能害他不成,于是想也没想就点头,“去。”
葛前进看这小子这么信任自己,不禁乐了,“你也不问是干啥就去?把你卖了咋办?”
葛树根被说的也是一乐,“卖了我就跟人走了。”
葛前进笑骂了他一句,就跟他说:“是杜向东在县里承包了个挂面厂,他人也是不忘本,需要招人就想起咱们生产队的人了。”
葛树根这下是真愣了,其他的他还都没听太清,就是那个‘挂面厂’他听清了,他小心的试探问:“去、县里上班?”
得到二叔肯定的点头后,葛树根好一会儿才相信这是真的,一时间激动的都不知说什么好了,他一人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一直想带媳妇去市里看病,带老娘看看眼睛,这要是能去县里挣工资,那就有机会了。
“你也别激动,去了好好干就行,人家杜向东也是有好事想着咱,记着人家的好就行。”葛前进不忘给杜向东拉点好感,能给村里一些困难户解决一些问题,他也是挺感激杜向东的,只不过没太表现出来。
葛树根听了便重重点头,他知道他能去一定是二叔推荐的,不然他跟杜向东虽说是一个生产队,但平时都没怎么说过话,人家哪会想起他。但能有这样的机会,也确实是人家有好事不忘了村里人,他肯定得记得恩情的。
说好明天一早就过来,就让葛树根回去准备下。
接着再过来的,葛前进也陆续跟他们说了这事,自然是没有不乐意去的。只是这次崔家那边还闹出了不大不小的事。
崔建国得知可以去县里上班,自然很高兴的回去跟媳妇说了。
李秀花开始还有些不舍得,又觉得她自己也天天去隔壁干活,家里的事不是就没人管了,不过在听了挂面厂现在一个月最少能拿几十块工资后,她立马就一点也不担心了,她就在家干活,啥事不能照应,一定得让她男人去。
只是崔建国却有又有些担心,因为这次全生产队就能过去十几个人,他们崔家就他自己,他担心他妈又会胡搅蛮缠。
他想的没错,这事在村里当天就传开了,毕竟一下子去找这么多人,就没有什么不透风的墙了。
被选上的人家自然高兴,没选上的虽然唉声叹气,但大多数人也没有敢闹腾或是什么的,因为大队长跟他们说了,好好干活以后还有希望。
但总有那么一两个拎不清的,崔老太就是一个,她是听说自己二儿子被选上去县里上班,就跑到大队去找葛前进闹腾去了,一定要让对方把大儿子也弄去,不能厚此薄彼什么的。
把葛前进气的满头黑线,直接说要是再闹腾就扣他家工分,崔老大和他媳妇赶紧来劝崔老太。
崔老太这才不闹腾了,但回去就又找崔建国,让他把名额让给他大哥。
崔建国这次却十分坚定的拒绝,气的倔一个倒仰,当即就说没生过这个儿子,崔建国也不为所动,崔老太没法,只得骂骂咧咧的走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有了这事,小坡生产队的人觉得自己日子越来越好了,别的生产队听说后在惊掉下巴后,也是十分羡慕,并嫉妒他们生产队怎么没有个杜向东呢。
这些人进厂后,杜向东就让林厂长安排他们先学习,十几人都是挑出人实在干活不错的,自然没生出什么幺蛾子,都很认真的学习怎么干活,并县没几天就很快上了。
又过了半个月后,新厂房也建好了,又放了几天安了新机器,也可以投入生产了。
于是,j市的订单,他们每个月都不用很赶的能完成了,厂子也算是上了正轨。
转眼就到了1979年的夏天,杜向东这天载着媳妇回家,就跟媳妇说起两个儿子不能再疯跑了,得上学了。
第78章
这一年多,杜向东和罗树琴夫妻两个都很忙,对两个儿子就有点放养的状态。
好在小哥儿俩也有自己的玩伴了,并不怎么粘着他们了,每天跟着小伙伴一起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小生活过的也是丰富多彩。
“这都玩野了。”夏天的时候,杜向东看两个儿子一身水两脚泥,手上拎着一堆小杂鱼,嘻嘻哈哈的天大黑才回来,这么评价道。
他这才猛然发现,两个儿子身高都要到他大腿根了,一转眼都七岁了,可以上学了。
这天晚上,家里收了工,杜向东就跟媳妇说起儿子该上学的事。
说起这个,罗树琴就有些发愁,“这两天我问过向红了,她家大妞比咱家俩小子大两岁,本来去年向红想让大妞去上学,不过咱们生产队没有学校,她问了下秀花姐才知道,孩子要想上学,最近的是十里地外的张家庄,而且只能上三年,后面三年就要去安居镇。”
“后来向红想了想就没让孩子去,想着今年再看看,实在是两边离的都不近。”
“小孩子走这么远的路,也太不安全了。”杜向东听了嘀咕道:“咱们生产队那些小孩就都不上学?”
“大部分不上,只有那么几户人家让孩子上学,还是等到九岁十岁的,直接送到镇上去上。”罗树琴道:“小妹好像也是这个想法,毕竟去张家庄那边有点偏不安全,安居镇虽然远点,但是没有太偏僻的路。”
“唉,就是过去就直接上四年级,这学习哪会跟的上。”最后罗树琴又感慨道。
其实这年头农村家庭,还真极少有重视孩子学习的,主要是投入太大,尤其是时间成本,二是成才率太低。虽然两年前恢复了高考,但想考大学要学十几年不说,还很大可能考不上。
没见他们生产队那么多知道,一个也没考上呢嘛。
不过别人家他不管,自家孩子是一定要上学的。他前世就没上学,在家种地很多年,后来虽然离开家打工,但也是跌跌撞撞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虽在厨艺这条路上算是有些成就,但过程可是太艰苦了。
不管怎么样,考学算是比较容易走的一条路了。
杜向东就想着,要不干脆在去县里买个房,要是能落户到县里,那儿子不就可以去县里学校上学了。
于是,跟媳妇商量过后,他就托了高树海帮着打听下房源。
高树海现在也是发了,他以前在黑市倒买倒卖的挣下第一桶金,后来经济开放,他又继续扩大倒买倒卖,现在在县里也有了好几家店,在县里人脉还是不少的,这天听说杜向东要买房子。
他戴着个大□□镜,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杜哥你请好吧,这事包我身上了。”
杜向东:......。
现在怎么看着有点不靠谱了呢?
他当时也就那么一嘀咕,谁知却还真是有些不靠谱了。
连着看了几天房,杜向东身心俱疲,这天晚上他回家跟媳妇抱怨,“你说老高怎么回事,头一个房子吧,说什么是县里头一批家属楼,质量特别好,结果过去一看没窗户。”
“二一个吧,说是平房宽敞,那院里野草恨不得半人高,这也就算了,房子还塌了一半,要想住得重盖。”
“还有一个就一间屋,小的转个身都费劲,厕所得去一里地外的公厕。”
最后总结,“感觉老高这是飘了,人不踏实了。”
高树海最近是有点飘,他是交待自己小弟给找的房,不过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他,现在也没商品房,就只能买二手,这年头卖房的可是少数,就跟之前想买个二手自行车似的,得碰。
于是碰了快一个月,杜向东也没碰上,眼瞅着这都快八月了,再有一个月就要开学了,到时就算有合适的,还得办手续什么的,儿子入学不就耽误了嘛。
连着唉声叹气几天,罗树琴就让他不要着急,“实在不行就还是去张家庄吧,人家孩子能去咱家孩子也能去,我听向红说今年要送大妞去,到时候三个孩子可以搭伴。”
杜向东实在不想,他就问小哥儿俩对上学什么想法。
小哥儿俩最近总听爸妈念叨要送他们去上学,他们其实对上学没什么概念,因为一块的小伙伴都不去上学,唯一上学的就是隔壁的崔小兰,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成绩不好还会被骂,同学也笑话她,崔小兰曾经跟他们偷偷抱怨过。
所以他们想法里,上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
被爸妈问到,大宝就闪着大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小宝就心直口快,直接就说:“爸,我不想上学,上学不好。”
杜向东睁大眼睛,“上学怎么不好?你听谁说的?哪不好了?”
小宝就掰着指头给他数,“小兰姐说的啊,上次她数学不及格,她妈就骂她,她爸也不高兴。还有小朋友欺负她,反正不好。”
李秀花在农村家长里面,算是比较在意孩子前途的,所以对闺女学习比较上心,平时也会看看闺女成绩。
“嗯,欺负人是不好,那她在学校被人欺负可以告诉老师啊,老师会管的。”杜向东道。
小宝歪着脑袋,“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杜向东又问大宝,“大宝,你怎么想的呢?”
大宝转了转漆黑的大眼睛,“爸,我们去上学的话,下午就不能帮家里干活了,咱家点心匣子卖的好,可不能耽误。”
虽说家里雇了人,但为防止两个孩子玩的太野,罗树琴还规定两个孩子下午在家里干会儿活再出去玩,要么就是帮着折下点心的包装,要么就帮着干点别的什么轻松活儿。
杜向东笑道:“现在家里不缺你俩干活。”
小哥儿俩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说话。
这天下就没有小孩爱上学的,杜向东小时候也不爱上学,他觉得还得来点实际的,于是又道:“你俩过年时不是想买那个小火车嘛!”
年初过年那几天,一家子去了市里逛商场了,小哥儿俩就都看上了卖玩具的地方,卖小火车,可以用小摇控器控制着呜呜呜卡嗒卡嗒跑的小火车。
因着小火车是进口的,所以价格很贵,罗树琴觉得家里钱要用在刀刃好,家里玩具也不少,就觉得很没有必要买。
两个小哥儿俩虽说有零花钱,但凑巴凑巴也不够小火车的零头,所以也是没买成。
走的时候还一步三回头,半年了,小宝还时不时的提一嘴。
此时听到爸爸说起小火车,两个宝眼睛就都亮了,以为爸爸改主意了,要给他们买。
谁知爸爸下一句就又说:“你们俩长大有出息,就可以自己买。”
俩宝:......。
“什么是有出息。”小宝问。
“考上大学就有出息了。”
“有出息了就能赚大钱了吗?”
“对,想赚多少赚多少,想买啥买啥。”
“哇。”俩娃心动了。
把俩娃搞定,杜向东继续发愁房子的事,因着他连着看了好几次房子不成,厂子里好多人都知道杜经理要买房子。
以前大家都叫杜向东为杜厂长,虽然林武德才是被任命的厂长,可是后来新厂房盖出来,办公室留了一间经理室后,大家伙就都叫杜向东为杜经理了。
杜向东也没有反驳,经理就经理吧,就是个称呼。
大家听说他要买房,大家伙大部分都是县城人,所以就都说帮他留意着认家要卖房。
还有一个月就要九月份开学,再晚点就来不及了,本来杜向东都不抱希望了,谁知没过两天,林厂长就跟杜向东说水泥厂家属楼有一户要卖房,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杜向东一听又是水泥厂,高树海头一个给他找的房子就是水泥厂的,连个窗户都没有的那个。
杜向东不想再看了半天浪费时间,就又问了问房子具体情况。
林厂长就说:“大概六十平左右,小是小了点,但两室一厅,房型还不错,坐北朝南,......。”
杜向东听了眼前一亮,当天就带着媳妇跟林厂长去看房。
房子是林厂长老伴以前上班的同事的朋友家,虽说拐着八道弯,便到底是认识的,对方是也是退休了,打算搬到另一个城市跟儿子住去,房子总放着也没人管收租,就打算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