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都没什么意外情况,倒是顾丞乔,一直以来都是跟钱治云待在一块的。
但这次因为组队需要六个人,而同宿舍的吴彦军又跟其他人组成了队伍,所以凑巧跟周静安组到了一块。
同样被组进来的还有几位跟周静安交好的老知青。
这次组队充分吸纳了各个人的意愿,所以氛围异常和谐,就连一向喜欢挑事的李凤娟三人,也都安分了下来。
日子和平地过了一段时间,很快,发动水河镇周边所有大队,以及水河镇居民一起建设的水库工程,正式开启了——
按照轮班上工制度,余晚潇这组是前几批要去上工的。
因为过了农忙,她们作为饲养员的工作总算清闲了一些,同时时间也节省出来了,所以最适合先去上工。
其他人则紧随其后,借着余晚潇等几组村民的经验,调整状态,熟悉工事,很快也投入了忙碌辛勤的建设之中。
水库要挖坑运土,在这盛夏时节里,将装满沉重泥土的推车来回运个几次,就能累的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只要是当天去上工的人,回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不累得像死狗般,有几个身板弱的知青支撑不住,直接就中暑了。
秦大队长见此不行,便央了食堂煮上一大锅绿豆汤,每天都着专人候在村口,等待上工的人一回来,便能凉凉快快地饮上一大碗。
还有同样参与上工的人,即便不在轮值的日子,也可以过来领绿豆汤喝,免得因中暑而耽误工事。
于是这些天村口聚集了许多村民和知青,一到傍晚,人就都排着长龙过来了。
余晚潇前两天才上过工,这两天并不太累,而且比之农忙的时候要松快许多了。
但酷暑难耐,还有余父和罗母需要照顾,所以她对绿豆汤是一碗不落地领,每天也来得很准时。
“他们回来了——他们终于回来了!”
等候多时的人们,见到不远处有毛驴拉着板车过来,便都兴奋地喊叫了起来。
板车上坐着的是六位知青,是李凤娟这一组,除了她们三个,还有吴彦军和两个男知青。
“绿豆汤,开捞!”
负责打绿豆汤的食堂婶子,见此中气十足地吆喝了一句,然后拿起茶缸,就往里面舀了满满地一大勺。
排队的人群开始流动,余晚潇来得准时,但不及其他人赶早,所以排在了最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