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1 / 1)

弄得好好的瓷窑油气巴慌,不像样子!

他再度向槿荣投以怀疑的目光,却见对方俊秀的眉头凝起,明显是要跟他发脾气的征兆。

别别别,我信了还不行吗。

姚叔挠挠头,额上的头巾散了半截:“对不住,是我整岔了。笔墨纸砚啥的随便烧,不烧吃的就行。”

误会解除,槿荣收回装出来的生气神色,大方地许诺明日份的黑麦冷面带上对方。

黑麦面与墨芯,粘土与面团;若不细瞧,二者确实相像得很。

福至心灵,槿荣一拍大腿:“叔,你倒提醒了我!确实有样东西可以拿面来烤。”

闻得此言,姚叔如临大敌,望了望里面的窑炉,又不可置信地看向槿荣。

不是吧……他认错了一次,对方就要动真格的?

槿荣展颜一笑,余光瞅了眼已经备受折磨的小扫帚上,保证道:“放心,不在你这里烤啦!”

姚叔从前不是担心画图会出错吗?既然眼看着铅笔有了眉目,又怎么能少了“橡皮”的踪影。

况且,杀鸡焉用牛刀。

炉火熊熊加热着墨芯。趁等待的功夫,槿荣回家取些食材;裴松留在陶瓷窑门外,在一处树荫下削着木头。

墨芯甚细,尺寸难以把握,从圆木棍中间穿孔难度颇大。裴松打算按照槿荣画出的碳笔切面图的样式,分别做出笔杆的两半,再用鱼鳔胶粘牢。

只是,试了好多种木头。材质、手感,包括用刀刃削时的顺畅程度都非常差。

姚叔出来透气,他嚼着几粒花生米,边吧唧嘴边闲聊:“看样子,你这些木头可都硬得很啊。”

裴松愁眉不展。正是如此,木质太硬,届时就算顺利做成了碳笔,等需要再削的时候就知道麻烦了。

婉拒了姚叔递过来的红皮儿椒盐花生米,裴松手指轻点石刀背,思量对策。

“真不要?火候正好。”这是姚叔今年吃过的最好吃的花生米,换成别人他还不给呢。

火候?火候!

裴松眼前一亮,伸手快速地把地上各个材质的半边笔杆收拾起来。

他站起身,看向姚叔:“不如,这些也送进炉里烤一烤?”

……

这对兄妹怎么回事,一个两个都想着烤东西。

事实证明,无论裴松还是槿荣都用不上需要持续送气助燃加热的陶瓷窑炉。

裴松握着十几根笔杆寻到槿荣时,她正小心地清理简陋的露天砖砌烤炉,确保里面干干净净。而一旁的大石上稳稳放着一个藤织篮子,表面覆着块乳白色的屉布。

“我来帮你。”裴松三两步上前。

槿荣乖巧退后。她的个头儿在姑娘中算高挑的了,却还得踮着脚,抻着胳膊,使劲往里探方能清理到烤炉上壁。

她闲话道:“若是让姚叔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烤炉,不知道是会高兴还是更生气。”

当日从山上的火井引天然气到各家各户时,曾在山下留了个灶口,槿荣还在这里制作过肥皂液。

虽然露天多有不便,但通都通了,没必要拆。槿荣便和三两个乡亲们简单商量,在灶口四周砌了简陋的砖墙,只余一面开口。

裴松的声音自烤炉中传来,翁着回音:“会高兴吧,这里一看就没少烤鱼,烤肉。”

槿荣赞同地应声:“里面可油了,脏兮兮的。”

她忙着做这个做那个没顾得上,有的乡亲们用完烤炉不及时清理,油渍什么的到处都是。才没多少日子,这个露天烤炉便无人问津。

想来,这也是众人转而去祸祸陶瓷窑的原因。

可见保持清洁是多么的重要!

裴松就着热碱水仔仔细细将烤炉内壁清理了一遍,又提了桶清水,认真擦拭。

瞧着差不多了,槿荣主动上前:“我这便点火,一会儿就烤干了。”

却被裴松拦住,示意西斜的天色。

该吃饭了。

槿荣得意洋洋地掀开藤篮上的屉布:“噔噔噔噔——我们晚饭吃它,好不好?”

糯糯的面香气扑鼻而来,仔细闻,似乎还有蜂蜜的甜。裴松低头,见篮子里乖乖地坐着三排十二个醒发的面团,顶上撒了密密的芝麻。

他疑惑道:“烤着吃,不会焦吗?”

槿荣轻轻地把藤篮放在裴松手中,点着火,等待烤炉预热。

她大致介绍道:“这里面有面粉,鸡蛋,牛乳,油和糖,还放了麦曲。”

“哥哥等着瞧吧。”

一刻钟不到,甜香的气息便飘出烤炉,钻进了二人的鼻孔中。

槿荣期待地望向简陋的烤炉。她记得从前在欧洲时,曾见有的老式餐厅就是这样烤面包的。顾客们在小方桌上手持刀叉饮酒闲聊,厨房那里一面热烘烘的“火墙”,反差之中,食物的口感倒觉得更棒。

她仔细观察着火候,犹豫着是否差不多的时候,听见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跟噙着口水似的。

“好香,好香啊!”

“哇呜呜,我想吃。”

第33章尴尬传说中的鱼鳔竟然和……长得这么……

蜜色的面包出炉,香飘十里。

瞧向自远处寻着味儿奔跃而来的小馋猫们,槿荣不禁失笑。她之所以做了足足十二个面包,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槿荣取出自己和哥哥晚饭的份,轻轻用屉布包好,给裴松使了个眼色。

最新小说: 老虎的低音 饲养一只娇气人鱼 穿成一个傻子 穿成古代愚孝文渣A 妖孽美人尊主总想娶我 炮灰女配A决定罢工 情敌的自我修养gl 不要我的时候请一并杀死我 大王万万不可 游猎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