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恐怕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再征发新兵了?”
征兵?
卫允想都没想,直接摇头道。
“不可,当日赵炳主政,就是因穷兵黩武,才引发了各地的叛乱。”
“况且经过他的折腾,甚至是二丁抽一,东卫的精壮已经快打光了。”
“加上自我登基后,一直在四处征战,我们所需的钱粮,都在百姓身上征发。”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虽然司马郁不说,但我也知道百姓对此,已是怨声载道。”
“若再行征兵,恐怕我们日后的下场,也绝不会比赵炳强上多少?”
段秀也是苦出身,深知苛政猛于虎的道理,他不禁皱眉道。
“新兵不能征,南疆还必须要打,这可怎么办?”
就在二人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之际,府外的卫兵突然来报。
“陛下,丞相派来接管绍巩的官员到了,他正在府外等候。”
这么快?
原本卫允以为,此人至少还得几天才能到,不想这就来了。
他强挤出一丝笑容。
“让他进来吧。”
很快,那个名叫予尘的中年文人,就到了卫允二人面前。
行过礼后,看着二人苦大仇深的样子,予尘拱手问道。
“陛下,何事忧心?”
卫允叹了口气,就将方才与段秀所说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不想,听了这个棘手的问题,本该愁容满面的予尘,竟淡淡的笑了。
“陛下,此事不难。”
不难?
卫允都快愁死了,他连忙问道。
“如此,那就说说你的高见。”
段秀虽没说话,却也伸长了脖子,明显是在等着予尘的说辞。
予尘自然不敢的怠慢,他迎着二人的目光开口道。
“陛下可能不知道,微臣到绍巩前,丞相刚结束对全国的一次大规模巡检。”
“据督察院上报的情况看,原东卫六州的百姓,绝大多数都对您的仁政十分赞许。”
“甚至不少百姓都在说,我东卫的政令和之前的赵炳相比,绝对是天差地别。”
之前为了与赵炳争锋,卫允在鹭阳开始,就推出了不少轻徭薄赋的政令。
后再与方俞亮争夺南方三州的时候,他仁政推行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
如此说来,东卫百姓感念卫允的恩惠,倒也都在情理之中。
段秀听到这,感觉已经明白了,他接话道。
“予尘,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百姓感念大哥的仁政,就绝对不会再起兵造反。”
“而我们也可借这个机会,将那六州的兵马,大部分调往南疆前线。”
他算了算,随即眉飞色舞的道。
“大哥,若是如此,我们至少能抽调二十万大军,暂时可解燃眉之急了。”
卫允还没说话,边上的予尘,却轻轻摇头道。
“王爷,卑职所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么意思?
段秀一愣,直接开口问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予尘又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