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汪印趁机扶持郑云回那个贱种登基……不,不行!国朝是她的,是她皇儿的!
韦皇后定了定心神,这样问道:“以本宫之见,齐瞻竹肯定不会答应。如果是这样,那么该怎么办?”
邵世善捻须微笑,道:“如果齐瞻竹真的不肯去的话,那么……就只有在那二十万战死的士兵身上做文章了。”
“此话可解?”韦皇后疑惑地问道。
“娘娘,您是打算对外宣称是您令汪印率兵前往的,对否?臣以为,这一点并不合适。汪印他是真的无令而动,此先例一开,那么国朝的士兵便是人人都能动了。臣建议,您还是对外宣称汪印夺兵为好。”
可是这样一来,汪印出兵战胜还有朝廷什么事?
而且是在这个刚刚胜利、汪印威望达到顶点的时候,宣称汪印夺兵,必定是军情汹涌,怕会酿成哗变。
“不,娘娘,汪印已经胜利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强,国朝真的没有人能够对付他了。唯一的办法,便是趁着现在汪印疲惫、雁西卫士兵力竭的时候行事。不然……”
他直视着韦皇后,仿佛豁出去一般说道:“不然,娘娘,即便大逆不道,臣都要说一句,以汪印现在的本事和威望,以后国朝……怕真的与十八皇子无关了。”
韦皇后腾地站了起来,勃然大怒,用手指着邵世善说道:“放肆!你竟敢……竟敢这样说……”
“娘娘请恕罪!”邵世善这样回道,但语气却听不出任何惶恐。
韦皇后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颓然做了下来,脸色惨白。
邵世善有什么错呢?他只是说出了实情而已。
韦皇后自己也心知肚明,如若任由这样进展下去,邵世善的话语就是接下来会出现的事实,也是他们母子的结局。
十八皇子就是她的死穴,这一点,邵世善懂,她自己也懂。
韦皇后觉得眼前一片昏暗,怎么会这样呢?
皇上就算驾崩了,她皇儿也不能顺利登基为帝,先是有大雍入侵,现在汪印势盛……
怎么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可恨,可恨!
她一时之间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无力地说道:“你先退下去。此事容本宫想一想。”
邵世善自然领命,不过他在退下去之前还是说了一句:“娘娘,时机转瞬即逝,还请娘娘抓紧决定。”
汪印赢了又怎样?最后这一切,都会归于他们!
第1422章 悲伤
京兆之中没有多少人能够知道韦皇后一系还是在谋划夺权,他们要么是沉浸在国朝胜利的喜悦当中,要么是沉浸在二十万士兵牺牲的悲伤之中。
对于百姓而言,大多都是喜悦兴奋,他们一扫先前的沉郁惶恐,纷纷走出家门庆贺欢呼。
从京兆府所在的阳嘉大街到少人居住的布珠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他们也都清楚,如果国朝战败了意味着什么,听说那些大雍人茹毛饮血性情残暴,若是雁西卫败了,这些士兵很有可能等会攻打京兆。
届时,国将不国,生灵涂炭,最先遭殃的,当然就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
宁为太平犬,莫为乱离人。
百姓们尽管不会说这样的诗句,却懂得当中朴素的道理。
他们虽然不在雁西道,也没有直面迎接大雍士兵的冲击,但是同样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朝中许多官员同样感到十分高兴,在战事发生之后,他们就一直提心吊胆,担心雁西卫会战败国朝会倾覆,如今……太好了!
许多官员已经遗忘了先前到底有多恐惧,也遗忘了自己在为监军人选而争执不已,导致国朝迟迟不能发兵,他们只知道:国朝胜利了!
对他们来说,这个结果就已经足够了。
像齐瞻竹、裴鼎臣和陈就道这些官员,一则以喜,一则以悲。
国朝战胜了,还重创了大雍,大雍死了四十万士兵,起码五十年乃至更久都没有入侵的能力,国朝得以维持安定,这当然是天大的喜事。
但国朝府付出的代价是,二十万士兵的性命!
二十万士兵,足足两大卫的人数!
国朝同样遭受重创,这二十万人得花多少时间才能重新培养出来?
就算能重新培养同样的人数,但是这些士兵都付出了性命,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说,是永远失去了。
二十万个家庭因此而有丧,面对这种惨状,他们怎么能不悲伤?
世上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如此,不管是胜还是败的,都没有真正的赢者,唯有国朝承平战乱止息,这才是最好的事情。
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面对这种战果,朝廷也定要迅速行动起来,
对于齐瞻竹和裴鼎臣等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对那二十万死去的士兵进行恩恤,同时对保家卫国的有功之臣进行奖赏。
如此,国朝才不枉牺牲了那么多士兵的性命!
他们哪里想到,韦皇后一系竟会如此丧心病狂,想趁此机会进一步夺权。
叶绥因为怀有身孕,现在还是在长公主府中养着,这个战况也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她那里。
甚至,因为战况是汪印令缇骑送来的缘故,她知道得还比朝廷要早半刻钟。
得知这场战争国朝取得了胜利、得知汪印平安无事之后,她长长舒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