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海崖的东坡,坡度较缓,有四十来米的海岸,水深从六米到四米,只要用倒车的方式,将船尾对准岸边小心停靠,足以让船靠岸。
这对船长的技术要求较高,水平差一点,就有可能与东侧的海底接触,造成局部搁浅。
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是,这里虽然已经是海崖的坡底,可也高出水面八米。这个高度,让客滚轮无法将跳板直接搭在岸边,供车辆物资出入。
白云天出去考察的这几天,客滚轮先是从原来的泊位,放下了几辆工程车辆,绕过来,对高高的岩岸进行削低作业,以改造为码头。
可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比他们预料的要大许多。
首先这是石头海岸,不像泥土那么好挖掘。其次这还是岩浆岩,具体来说就是安山岩,虽然密度不如花岗石,可也比普通的页岩、砂岩坚硬多了,普通的挖斗铲上去只能发出铿锵的撞击声,溅出一溜火星,根本挖不动。
就算是动用钻机,也非常吃力。
挖了两天,工程人员就不得不改变方法,决定采用钻孔、填药、爆破的方法,将岩石一块块炸碎,再一点点清理出一条斜坡。
两天的爆破,炸掉了一千五百立方的岩石,总算硬生生挖出一条与海岸并行,三十米宽、进深十米的海边平台。平台涨潮时距离水面两米、落潮时距离海面三米五,足以让铰链跳板二十四小时打开。
光是有这么一个平台还不行。
因为这只是在海岸边挖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坑,车子就算从跳板开了上去,五米的高度差也让它上不了地面。
工程人员继续向东,炸出了一条二十七米长的斜坡,才算是解决了车辆登陆的难题。
炸出来的登陆平台和斜坡,自然是粗犷无比,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平台壁同样是凹凸不平,许多地方还留着锋利的石棱。工程人员以碎石为填充物,就地取材使用挖来的泥土作为黏合剂,对码头墙壁、地面、斜坡进行了一番修整,赶在白云天返回时,开辟出了一个简陋的码头。
白云天回来时,就正看到一辆辆货柜车,听从指挥人员的口令,从斜坡驶上来,等待装卸。一块经过简单平整的平地上,被辟为了露天堆场,一辆重型吊车,正在将一个集装箱从车上吊装起来,放置到堆场上。
货场上用油漆划定的堆放位置上,已经放了数十个集装箱货柜。
不时有装载车从内陆方向开来,将一车车树干从车上卸下,以备待用。这些树干最细的也有五十公分以上,大都在七八十公分上下,最粗的目测有可能达到了一米,一看就是生长了上百年的大树。
在西面的高坡下面,工程人员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木工场,正在忙忙碌碌,对这些原木进行分解,切割为一块块木板。
旁边半坡上,也有数十人在用打孔机对岩石地面钻孔,随后将碗口粗的树干插入深孔,填实固定作为支柱。再用分解出来的木板,快速搭建着板房。
放眼望去,约三千来平的斜坡上,已经搭建了十几间相连的板房。
看地上用石灰画的线,这批板房将有三排,每排二十间左右,正中位置还留出了一条五米来宽的通道。在坡顶,似乎还将建设一排板房,根据画线的宽度,比下面的板房还要宽,估计是作为库房或是办公所用。
显而易见,这块坡地,被作为了临时营地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