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丹□□所率部众在鼎德城大败, 与天沙失守的消息同时传回了北戎王庭后,汗王阿古达木沉默了许久,仿佛是整个人蓦然苍老了十岁一般。
外人或许摸不清他们的实力, 但他们对自己的总体兵力心知肚明,总共就二十五万兵马, 这一役后,几乎消耗近半了。
整个王庭总共只有一万多兵马,河陵也只有两万, 其余十万主力, 全部深陷在大启腹地。
若被大启进行南北合围,那整个北戎汗国的基石,便将毁于一旦。
先前他们本来还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 仅仅经此一役, 竟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父汗, 您息怒!当心身体啊!”
乌力罕关切地道。
阿古达木回过神来,沉声道:
“不惜一切代价, 一定要传令给哈丹, 令其率其余部众增援清河战线,全力拿下宣德。若遇慎郡王麾下军队,务必避其锋芒。”
他们在慎郡王手上折损了太多的实力,现在绝对不是和他硬碰硬的时候。
有些贵族大臣不解:
“大汗, 这岂不是越跑越远了,此时正当全力回防, 夺回天沙城啊!”
阿古达木摆了摆手:
“本汗自有安排。你们都退下吧。”
唯独留下了乌力罕一人。
“乌力罕, 这次本汗要派你去找东边那些背叛者, 让他们与我们合作, 一同挥师南下, 直击大启京城,你能做到吗?”
“此乃关系着汗国生死存亡的任务!”
乌力罕听他前后的安排,便知道父汗也是打算围魏救赵,通过直击京城的方式,为深陷中原腹地的北戎主力军夺回撤退通道。
三十多年前,三大戎族汗国一同兵临大启京城之下,迫使大启的永绪皇帝签下许多割地赔款通商的条款,使三大汗国都受益匪浅。
此次三大汗国再次合作,未必不能再次复制这段光辉的历史。
若能攻破大启京城,使得大启的皇帝屈服,鼎德和天沙城的驻军又算什么,那些边将只能乖乖放行。
望着父汗寄以厚望的眼神,乌力罕毅然领命:
“父汗,儿子必定不负父汗所托!”
他自然希望哈丹能死在战场上,可那中原腹地的十万大军,是汗国最后的基石,绝对不容有失。
为了汗国的利益,他绝不会在此时内讧。哪怕父汗与东边那些部落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他也一定会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们,共同出军。
乌力罕离开后,阿古达木又叫了人来,亲自给西戎汗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到西戎王庭去。
汗国如今的兵力严重不足,让他不得不放下曾经的恩怨,选择与东边那些背叛者们合作。
但只靠他们也是不够的,他们本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若不能统一指挥,恐怕难以发挥太大作用。
那么,相比之下,西戎如今兵强马壮,又有数万兵马陈于与大启的边界,比东边那些背叛者更能靠得住。
有三十年多年前的甜头在前头吊着,又有通畅的路途,他相信没有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戎族在一百多年前,本就曾短暂统一过,如今的三大汗国王族,都有着同一个祖宗。
有看似实力最强的北戎汗国登高一呼,愿意组织大家一起去抢劫繁华的大启都城,利益当前,不管有什么恩怨,其余两者也是一拍即合。
没多久,西戎汗国便派了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秘密从西北方向,途径北戎领地,往东戎而去。
其中的五千作为先遣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不过短短十天就赶到了北戎王庭。
北戎汗则分别从王城调集了五千重骑兵,又从河陵调集了一万轻骑,称是先遣部队,与赶过来的西戎前锋汇合,一起赶到了东戎领地上。
而东戎那边,一盘散沙的四股势力,也因为这次抢劫大启京城而纠集在了一起,总共集结了八万大军。
十万戎族大军,声势浩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南下,很快便到了燕山关之下。
燕山关是大启京城唯一的屏障。
当然,大启立朝之初,原本燕山关并非唯一,更北边是还有个嘉墉关的。只是随着三十多年前所签订的割地赔款条约,嘉墉关及其前后的领地,都被割让给了东戎汗国。
燕山关之后一马平川,也没有合适设置关隘的地方,是以燕山关陈兵十万,重兵防守。而京城本身,也有二十五万禁军拱卫,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很安全的。
况且,大启开国皇帝将都城定在如今的位置,也正是为了抗击当时统一的大戎汗国,京城在设置上,本也是保卫南边广阔国土的一道堡垒。
可最近二十余年来,自从前任东戎汗过世,东戎的两个势力强大的王子,一个王叔,再加上一个正统继承人各自为政,成为了一盘散沙。谁也不再有足够的力量威胁到大启的安危。
再加上大启一直与东戎和亲,每年送去许多金银财宝,还愿意通商,东戎这些年很少劫掠大启边关。
堂堂燕山关,承平几乎快二十年了。
其战斗意识与士兵作战能力,甚至比不上西疆和北疆。
从士兵到将军都松散极了,许多将官甚至还去前头开放边贸的城镇,和东戎做起了生意,派遣手下士兵做免费劳力运送货物等,根本没怎么操练。
十万戎族大军号称百万,突然挥师关下,燕山关十万守军,完全不堪一击。
第一波遭遇战,便全军覆没,只能赶紧退回城中,五百里加急向军中求援。
*
不过两天,燕山关的急报就送到了勤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