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县,温如真和俞向晏收到了俞向安寄来的信件,俞向安给大家都写了信,分开写的。
俞青山那里寄了一封,外婆家一封,爷爷家一封,还有俞向晏一封。
还顺带着把过年的年礼也寄过来了,是在那边相对普遍的羊肉干。
闲着没事可以嚼一嚼,也可以做菜,随个人心意。
在别人的信上,俞向安正常的闲话家常,在俞向晏这封信礼,夹杂着温言君的现状。
这是他们收到的第二封信啦,温如真收到这封信,抱着俞向晏大哭了一场,她哽咽着,“多亏了小安,多亏了小安,我会一辈子记着她的这份情。”
如果不是她,她和爸就真的天人永隔,再也没有相见的时候了,现在他挺过来了,他们还有希望能再见一面。
俞向晏拍了拍她的背,她很瘦,瘦的让人有些心疼,他们家现在吃的不差了,但是她还是没有长肉,他知道,她心里沉甸甸的压了很多事,现在,这些事,总算能让她喘口气了。
“等孩子大一些,我们去找小安,顺便,也去看看孩子外公。”
他们的小女儿现在还在吃奶,这么小,是没办法放心出远门的,等大一点,大一点,他们就过去,理由现成的。
“等到了途中,我们提前下车,就说记错地址了,去看看他。”
温如真深深地凝视着俞向晏,伸出手,摸着他的脸:“谢谢你,跟我在一起,辛苦你了。”
俞向晏一个人承担起了顾家的责任,她在家里带孩子,弟弟到现在也不愿意结婚,他是正式工人,每个月有工资,他得来的那些钱,一部分存起来,另外一部分就花了在他外甥身上,可以补贴一点。
但是,如果他娶的是别人,不会这么辛苦。
俞向晏爽朗一笑:“你在说什么傻话,我不觉得辛苦。”
他是心甘情愿的。
“小安的手艺不好,你帮她做两身衣服吧。”
她要是什么都不做,心里会一直压着这件事情,不如帮妹妹做两身衣服。
俞顺稳和阮晨曦也在说起俞向安。
阮晨曦现在是小学的临时老师,没有编制,不过在平时她不用下地了,给孩子们上课总比下地轻松,不过在农忙的时候她还是要下地的,但是这比起其他知青,她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她也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愿意送孩子念书的人就越来越多,往上一直供很多人觉得压力大,但是小学是没问题的,大家的兜里有钱了,谁都不乐意自己的孩子做个睁眼瞎。
学会认字和算数以后在村里有不少工作就可以上手了,比如说做记分员,比如说在砖坊、造纸厂里面做统计员,路广了很多,读书也就有用了。
现在的红星大队在附近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想要嫁进来,本村的姑娘也不乐意嫁出去了,想要内部消化。
为什么要嫁出去。
嫁出去辛辛苦苦下地一年,一大家子挣的工分几十块,现在的红星大队呢。
造纸厂的收益大头上交,剩余的就是他们村的了,这是用的他们村的土地,用的他们村的材料。
砖坊则是完全的村集体产业,收益全都内部消化。
去年过年,家里壮劳力多又勤快的,分到了几百块!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他们之前收入的十倍!
哪里还愿意去别的村继续苦巴巴的挣那么几分。
现在不仅仅是男孩子,女孩子都愿意送她们去上几年学了,除此之外,他们这里除了家里壮劳力不够,实在是挣工分困难的,大部分人都住上了一部分砖瓦建造的房子,他们不用花钱,只要用工分,就能兑换,只要再给几年的功夫,迟早能全部变成砖瓦的。
这些变化俞顺稳都看在眼里,现在他们村已经在计划着修路了,把他们村出口的路修一修,这样运砖出去能更方便一些。
“大队长,你也看到这试卷了,她是个好孩子,学习成绩也好,这样放弃回去带弟弟妹妹实在太可惜了。”
阮晨曦是真的为这个孩子觉得不值。
所以她跑来大队长这边,为她继续争取。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不是假的,像小安,她要是没有学习,没有上学,她也不能去到秦城还能继续上报纸,这孩子我敢说,继续保持下去,考上高中绝对没问题。”
俞顺稳敲了敲桌子,“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去跟她爸妈谈谈。”
他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不谈小安,就说他们村的知青温毅真。
改良了纸,给自己拿到正式工人不说,因着他提出来的一些建议,现在他们村造出来纸卖的更远了,挣回来了不少钱,他现在去公社,那些领导看见他就满脸是笑。
也就是他的孩子都大了,不然都恨不得让他们回学校重新上课,儿女是不行了,孙子孙女他是打定了主意,不管哪一个,能读,他说什么都会供下去。
别人家的孩子有这天分,浪费了是可惜了,就算是女儿,那又怎么样。
他们村能有今天,说到底,也是托了小安的福,小安也是个女儿啊。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阮晨曦离开了,俞顺稳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远远地瞧见了俞满屋的影子,快速的朝着阮老师的方向去了,俞顺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都成为他们大队里显著的一景了,堂侄子追了好几年都没追上,他都不知道该不该劝他放弃了。
不过也有可能他劝了他也不会听。
年轻人那一腔热火,不是轻易就会熄灭的。
要过年了,俞向居问俞青山,“爸爸,是不是五姐她不回来了?我看很多人过年都回家的,年初二也不回来了吗?”
他收到了五姐寄给他的衣服,他很高兴,但是他想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