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了宋喜眉一眼,丢人的事情还好意思让警察过来,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警察看他情绪不太对,呵斥的几声让他控制住自己,“有话好好说。”
宋喜眉的丈夫对着别人,确实能做到尽量和颜悦色,但一看宋喜眉那个眼神和脸色就不太对劲。
方橙和周海鸥看不下去了,“她是你老婆,不是你手里的东西,怎么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了,你能不能讲讲道理?而且升职加薪是好事。”
“多好的一件事,怎么给弄的,弄成这样。”
宋喜眉的丈夫一听又气又笑的,和两个老板娘说,“她嫁人了,她嫁人就是我的人,要以家庭为重,不然我娶她干什么?家里的事情一堆,整天不知道顾着家里就知道往外跑,这以后还能了得。”
一句话,把方橙和周海鸥两个人都得罪了。
方橙和他说,“我们俩都是结了婚的。我们怎么没有你说的这些问题呢?你懂不懂得尊重你的老婆啊?”
宋喜眉的丈夫一脸的不以为意,“我不尊重她?我对她还不够好?要是没有我,她不得早早滚回她老家去了。”
一个乡下来的姑娘,到这边打工,要留下来确实不容易,户口不好拿,就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留下来。
所以很多到南边沿海打工的姑娘,都是打了几年工,攒了嫁妆,能改善生活了,就回老家嫁人。
周海鸥听了,很不客气的跟他说,“不需要你,喜眉凭自己的手脚,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留下来。”她自己就是走的这条路。
宋喜眉的丈夫说,“那要等哪一天?等到她人老珠黄了,回去找个老头嫁了?还是留在这里,给人当小老婆,生几个黑孩子?”
当初宋喜眉的丈夫,刚到春城,也是从厂里开始打工,他来得早,很快做到车间主任,然后便有了常住户口留下来。
但这是一条很狭窄的通道,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机会。
有了户口之后,他就开始自己创业,但创业几次,几乎都失败了。
警察一听他们在说这些,就要让他们出示证件,证明他们是夫妻。
现在春城这边,涉及重婚案的人还真不少,里头就有很多是从乡下过来打工的。
八十年代末,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整个宝安县,就有1500多个黑孩子,都是没有户口的,乱的很。
现在春城还不像后世,经常都要查证件,所以宋喜眉的证件都随身携带,警察一问就可以拿出来。
警察拿在手里看了看,又做了登记,这才相信他们是夫妻俩。
警察一般不管人的家务事,只能礼貌性的劝一劝,让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子还得过下去。
宋喜眉的丈夫也是抓住这一点,对着宋喜眉不依不饶。
宋喜眉当初刚到春城来,确实也以为自己干不了几年就要走。
失业的时候,还去过工厂附近走走,那些来打工的,厂里干活的,清一色都是很年轻的妹子。
宋喜眉还跟他们打听过,大部分确实都只是想在外面打几年工,然后就回老家找个人嫁了生孩子。
留下来确实很难,这里头,还有很多是出来打工,给家里的弟弟哥哥赚钱读书的。
要不然那些服装厂鞋厂的工人,怎么会都是妹子?
宋喜眉不想走这条路,她要留下来,老家她是回不去了。
之前丢过一次机会,这次她不想再错过。
宋喜眉抓了抓拳头,像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在说。
声音不大,但说出这句话却很难,“我要离婚。”
宋喜眉的丈夫还以为自己耳朵聋了,皱皱眉头问,“说什么?”
宋喜眉看着他,又重复了一遍,说,“我要离婚。”
以前宋喜眉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她既然嫁给了她,那丈夫事业上起起伏伏,也要跟着同甘共苦。
但和周海鸥相处久了,看她离婚又结婚,又看了方橙和盛老板的相处方式。
别的事情,周海鸥和方橙也不会说她,但宋喜眉自己看在眼睛里的,却比别人的劝说来得更直观有用。
丈夫卖掉她千辛万苦经营起来的店铺,这一点,宋喜眉也是后知后觉才觉得这样不好。
当初有多理所当然的帮他,现在就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一叶障目。
原来事情的发展,可以并不是那样的。
那是他经营起来的店铺,可是丈夫为了自己那颗大男子主义的心,轻飘飘的就把他的店铺卖了。
宋喜眉的丈夫一听,火冒三丈,站起来就一副要找她算账的样子。
宋喜眉缩了缩脖子,怕丈夫要打她。
两个警察也察觉到他情绪有些激动,赶紧呵斥他,“老实点,别动手动脚的。你这位同志很需要教育。”
“她要跟我离婚!”宋喜眉的丈夫和警察说。
警察点点头,“我们都听到了。”
“她要和我离婚!?”
第1章 124
宋喜眉鼓了好大的劲儿才说出这句话, 但她孤立无援,说完她也害怕。
周海鸥牵着她的手,过去让警察帮忙, 暗示宋喜眉的丈夫有暴力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