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42章 想法的改变</h1>
不过朱由校接下来一句话就打破了他的幻想:“法律管辖皇权,应该在二三十年后成为现实。朕先要把大明按朕的意愿来改造,改造好后,再实行不迟。”
虽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皇权被制约,但至少还有个希望吧。现在的皇帝确实聪明,务实,比之他的爷爷要强得多,这样的皇帝统治之下,大家的日子也过得不错,文官的权力正在逐步增强,这样持续下去,总会让国家最后的统治权落到文官的手上。
其实文官们之所以想要限制皇权,当然是因为自己想要权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皇帝有贤有愚,如果一个不大靠谱的皇帝滥用权力,对于国家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现在的皇帝能够听从大臣的意见,而且对国家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套现在看来有效的看法,那么限制皇权的要求倒是没有那么急迫。
皇帝在法学院的讲话刊登在周报上,在叶向高等人的要求上,删去了皇帝也要受法律审判的那一段。即使如此,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倒是没有什么争议,而其它三个方面却有许多人写信来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最多的是拿出法理不外乎人情来认为法律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该是有一定的弹性的。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坏人就应该重判,好人就应该轻判。
于是啸启先生又写了一封读者来信,在信中他认为,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先要搞明白,这个人情应该是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人情,是给予慈悲或宽恕的人情。而且这个人情只能在最后的判罚中才能起作用,而不应该在决定有罪无罪时使用。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官员犯了贪污罪,他家里条件不大好,上有老母下有弱子。那他的家庭条件不能做为量刑的依据,应该怎么判就要怎么判。这就是法律是刚性的意思。
但如果这个官员被判流刑,那就可以适当考虑,让他流放的地点距家人近一些,方便家人探视。这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
至于法律的弹性的问题,他认为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法律有弹性的话,弹性应该在哪里呢?对谁有弹性呢?有了弹性,那么各级官吏就会有施展权力的机会,也许同一件案子,两个官吏来判的话,因为弹性的不同,导致两个判决大相径庭,这样的话,法律还有什么尊严,不是和笑话一样吗?而且这还会导致大量的贪污腐败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