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廷修改了大明律,将色目人不得自相嫁娶的这一条去掉,反正在边地这一律令也基本上没人遵守了。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汉人被色目化的情况,不至于让回回越来越多。
黄汝良来后,张荩臣便将民事交付出去,自己专心练兵和侦查。甘州周围有着瓦刺人,蒙古人,回回与藏人,而地域之争中掺杂着复杂的宗教之争,必须要小心谨慎才行。
现在大明对于甘州的重心并没有放在军事征服上,所以张荩臣只需要先了解当地的各种势力分布,然后不让其它势力攻下甘州即可。
朝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道路的修建上,从西安到兰州的道路经过朝廷和多任肃王的努力,现在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朝廷只需要将道路拓宽,再打上水泥就行了。但兰州到甘州的道路却是个大工程,虽然有五万多俘虏每天忙着修路,但终究工程太大,而且皇帝要求修公路的同时也要把铁路的地基打好,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修建的难度。张荩臣估计,公路在一年内倒是可以修得差不多,但铁路只怕要五年左右才能修好。
在这个过程中,肃王朱识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位与皇帝差不多大的王爷是在天启元年袭位的,他平日爱民如子,在兰州的威信较高。他从来不主动干涉当地的军政事宜,但当地的官府和卫所军官都很尊敬他。朱由校让徐光启给他写了一封信,阐述了修筑道路对于兰州,对于整个陕西的重要性。
朱识鋐对于皇帝不是下旨而是让首辅写信给他这件事非常感动,他接信以后,便利用他的威信,在兰州发动了大量的民工,以满足朝廷对人工的需求。而且他让王府管家带头在永登县承包了一座山,建设了一座水泥厂,一座石灰厂。还在河边建设了一座大型的沙石厂。打消了兰州的各个商家对于开办水泥厂和石灰厂的疑虑,使得公路修建过程中的水泥石灰和泥沙的供应压力大大减轻。
朱由校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赏赐了他十辆自行车,两箱香皂,两箱玻璃镜,并将兰州的高等学堂命名为肃王学堂,以表扬他所做的贡献。
而在报纸上专门刊登了一篇介绍肃王的文章,从第一代肃王朱楧率甘州中护卫移藩兰县(兰州),以三分军士守城,七分军士屯田,加之东南诸省移民不断移兰屯垦,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增殖讲起,再到当代肃王为了朝廷的交通事业,亲自召集民工,开办水泥厂和泥沙厂,使得兰州的公路建设得以顺利进行。高度赞扬了历代肃王对朝廷忠心耿耿,爱民如子,并称之为各地藩王的表率。
这篇报道给其它各个藩王敲响了一记警钟,皇帝需要的是听话的藩王,是能够帮助朝廷的藩王,象肃王一样为朝廷效力,而不是紧守着自己的封地作威作福,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藩王样子。
这对于其他的藩王的触动很快就体现了出来,以福王带头,其他藩王都在自己的领地里召集了一些无业游民,将他们一古脑地送到了甘州,以充实当地的基建队伍,安甘公路的修建人力有了充足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