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比用青盐强多了,味道也好。rdquo;
听了大伙的反馈意见,晚渝彻底松了口气。
回去可以再试试能不能用低廉的材料做出质量高的牙膏。成本太高的话,大众消耗就不高。最好人人都能消费得起。这些贵重的少做些作为特价商品卖就行了。rdquo;虽然平民花不起大价钱,但是如果人人都消费的话,数量那就是惊人的了。
我们这就回去继续试验。rdquo;绿意拉着蓝带就出去了,其他人也跟着出去继续奋发了。
村民们在放工的时候每家领了两块肥皂,听了用完要反馈意见,都用起心来。东家就是好,有了什么好东西都让他们先用,等用好了,生产的时候,各家劳力就不会闲暇了,多好呀。
地里的麦子渐渐发黄了,而秧苗却郁郁葱葱地繁盛起来。村民们还是像当初一样,每天都喜欢过来看看。不同的是,当初是好奇,现在则是满怀希望,看着这些秧苗一天比一天地精神,大伙也一天比一天地神气,他们彷佛见到了自家稻子丰收的情景了。
西瓜、西红柿,晚渝对他们的生长是上了心的,几乎每天都过去看看。这些瓜苗和西红柿苗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长得很繁盛。
明天到各家收集尿,每隔三米就放上一桶。再用自制的喷壶将尿稀释进行叶面喷治。rdquo;晚渝看着瓜苗吩咐丁一山、王伯。派人进山,让那边也这样做。rdquo;
丁一山答应一声安排人手去了。
地里的麦子越来越黄了,沉甸甸的,微风吹过就像黄色的海洋起伏,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小麦的香味。每家今年都是好收成,山里由于山风的缘故,这两天应该就能收了。
晚渝让全村人到祠堂开会,山里的麦子熟了,大家明天进山先收那边的麦子。收完后再忙这边的,等这边的麦子收了,正好接上山里栽水稻。山里山风大,秧苗也长得快,等山里结束,估计正接上这边。这季麦收过后,你们想歇下来的时间都没有了。家里面发明了很多种东西,麦收过后就要投入大量的生产,少不了你们有钱赚。rdquo;她的话得到是热烈的掌声。
大伙好好干,不要辜负晚渝的一片心意,再过几年。我们千溪村的名声传远了,大伙脸上都有光。rdquo;族长岁数大,说起话来却是铿锵有力。
村民们都善意地笑了。等我们的东西卖出名了,看谁还敢瞧不起我们千溪村。rdquo;有人喊。
整个祠堂热闹起来,孩子在学堂里吃,大人全到山里。rdquo;晚渝宣布。
大伙赶紧回家准备工具了。
第二天,大伙坐上竹筏进山了,很多人还是第一次进山,都被眼前的景色吓坏了。好家伙,这地看起来比村里的还要多呀。这麦子长得也颗粒大着了。
蒋大亮等人已经在田里收割着了,村民们连忙下田动起手来。练武的孩子负责运麦子,浩浩荡荡的大军忙个不停。晚渝见此景想起现代爷爷、外公谈起的农业学大寨,估计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