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纣王已经以“被刺”为由诬陷姜王后了,那么他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想要将这个锅扣在东伯侯身上的。
若是姜王后没有死,而且按照纣王所预想的一样,将这口锅盖在了她的老父亲头上,那么纣王就可以各个击破,先以行刺为名,将东伯侯姜桓楚召唤到朝歌来,然后削弱对方的领地,关押东伯侯……挤压东伯侯儿子姜文焕的权利,派亲近大臣接管东伯侯的领土……
这是基于姜王后不死,纣王不贪功冒进的情况之下,最稳扎稳打的方法。
一旦姜王后在此次审问之中,和原著一样的结局的话。
姜王后以死以证清白,这事情不再那么容易扣在姜王后的头上,纣王轻则此次谋划全废,重则气急败坏,心中多疑,再召诸侯入宫,重走《封神》老路,商汤四面楚歌。
风凝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是,纣王这个人太聪明。聪明固然是优点,但是聪明也并不全然是好处,比如聪明的纣王,他就有点急功近利,有一点刚愎自用。
刚愎自用的人,总是不喜欢别人驳斥他的规划的,所以他才对那些老臣的不客气耿耿于怀,才想要快点将权利都收回自己的手中。
所以,风凝,即使是劝纣王,也要学会技巧。
比如:好嘛,你可以对付四方诸侯,但是我们可以先对付他们的儿子。
牵制他们,让他们投鼠忌器。
教化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
就这,风凝还担心纣王又一次走了死胡同,不愿意听她的话。
好在,纣王对这件事情十分感兴趣。
听了风凝的建议之后,奏乐也不听了,舞蹈也不看了,难得端正了姿势,听风凝的下文。
“当然是学习怎么更好地拥护商汤,学习什么叫做君臣,什么叫做臣子之道。”
臣子之道,自然就是臣子该做什么了。
“尤其是今日行刺知识。”风凝继续说:“若是天下人都知道为臣子,为臣民的本分,这件事情便不会发生了。臣本想着专门办学,从诸侯公子教起,再传至万民。”
“公子们一年学不会,学两年,两年学不会,学十年。”
”学会了之后,便传至诸侯国,传至百姓,久而久之,自然天下归心。”
“况且,诸侯蠢蠢欲动时候,想想待在朝歌的公子们,自然也会冷静一点。”
风凝知道,最为吸引纣王的,绝对不是所谓的“教化”和所谓的“学校”,更不是所谓的“天下归心”。
至少,在纣王的眼里,目前最终要的根本不是什么“人心”,而是怎样尽量压制四大诸侯的势力,怎样从丞相他们的手中拿回自己的权利。
但是,风凝提出的设想还是吸引了他。
吸引在风凝的最后一句话上。
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个朝代,王和诸侯的关系都是此消彼长,若是王时刻强势还好,但凡是那天有了点点疲态,诸侯都要蠢蠢欲动一回。
商朝就是诸侯在夏桀无道时候趁机建立的。
不说那么早,就说纣王的爷爷,风凝的老父亲商王太丁那个年代,老西伯侯,姬昌的父亲救曾经呼声极盛,被风凝的父亲给杀死过。
而风凝今日提到的方案,无论是长远和短期都有一定可行性。
将诸侯的公子都接来朝歌学习,一方面确实能让诸侯投鼠忌器,在另一方面,长久来看,确实有助于人心。
所以,纣王心思微动。
但是,让诸侯公子前来学习,也是要有一个理由的。
风凝趁机道:“如今朝廷官员不够,臣想着兴办学校,举行考试,让考试合格之人担任官员。”
这话刚刚说完,就收到了纣王警惕的眼神。
国之大事,在于教育。
这句话不仅在现代通用,就是在古代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商周之时,“书”“文”更是贵族才有权利学习的东西,而更高深一点的学问,就是贵族之中,也并不是人人都有权限的。
在商周之时,知识就是财产。
知识能换来簇拥。
所以,在风凝刚刚提出“学校”“教育”“考试”“做官”等新式词汇的时候,纣王就怀疑风凝心怀不轨了。
风凝的确心怀不轨。
但是,她还是要掩饰一下的:“这些人,可以不在朝歌为官。”
“人才嘛。”风凝道:“无论是哪个诸侯国,都会喜欢的。”
纣王表示很心动了。
诸侯国,其实最让纣王忌惮的并不是诸侯。
而是他们自成一个小国家,想反,随时能反。
如果杀了他们的首领,他们可以换一个新的首领。若以瓦解一个诸侯国,最为关键的,并不是杀了所谓的诸侯。
纣王再清楚不过这个事实,但是一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直到风凝给出了解决技巧。
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发挥最大作用的,永远是小管理层。
只要他们的小管理层受控制,就可以了。
纣王很想喊一句“妙呀!”
但是,明显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那和诸侯公子前来朝歌的理由有何关系?”
“这学校刚出来,谁知道好不好?自然没有多少参加的人。”
“所以,就要有人带动。这最好的带动人选就是殷郊和殷洪两位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