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皇太后岂不是要背负一个恃子而骄的骂名?依我看,你们还是从长计议罢!”
弘历笑道:“这个不打紧,我自然有法子令皇额娘不生芥蒂,使宗亲外臣再没话说。”
寒苓便不多嘴,心中还犯嘀咕:这跟先生后生是没有关系的,你能用什么法子抹平两宫皇太后平起平坐的负面影响呢?
弘历的安抚法子确实不错,至于代价么——出乎意料之外却是他自己(也可能是寒苓自己)的儿子。
寿宴正值gaochao,弘历用决断的口气传达圣谕:“端荣太子为皇父钟爱,只因不幸早逝,天命转于朕身,今值母后圣寿之际,朕当晓谕宗人府知道,五年之内,于先帝皇孙内拣择优异之人出继端荣太子为嗣,朕将于母后半整之寿赐他世袭郡王爵位,延续端荣太子世系,钦此!”
于崇元太后而言,这算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了:哪怕早前为了皇室稳定婉拒过代子立嗣的建议,不能否认,她是希望九泉之下的儿子能有一碗饭吃的,隐形太子永玺已经封了亲王,世袭郡王的爵位也不会影响到弘历系的帝位传承,她这个额娘有朝一日见到九泉下的儿子也算是对他有了一个很好的交代。
配合着崇元太后喜极而泣的表情,王公大臣、福晋命妇纷纷山呼道喜,因崇庆太后不曾到场行礼而对弘历产生的腹诽之意霎时间消散的干干净净!
和敬公主神情复杂地看了五妹一眼,心中多出一份希冀来:悼慧太子夭折的年纪比端荣太子还大一岁,不知道永玺将来愿不愿意——
说是从世宗皇孙中择优立嗣,在皇子充裕的前提下,基本上没有和亲王府什么事儿(和亲王是降袭爵位,如果皇帝未曾加恩,永瑛承袭的就是郡王位子——而且是继续降袭的那种,这种好事儿,皇帝大约是愿意留给没有继承权的其他儿子的),优势靠前的皇子有两个:一个是皇五子永琪,除了得到皇父喜欢,他还被崇元太后正经抚养过一阵子(崇元太后并没有剥夺愉妃教养儿子的权利,确切地说,她们共同拥有对永琪的抚养权),据说和皇贵妃相处的也算融洽,他当然有资格入继端荣皇太子享有王爵之尊;其次是皇九子永珏,这位小祖宗深得乃父疼爱,有了好处大抵也少不了他的一份,但他是皇贵妃的儿子,如果宗亲王将来有什么意外,这为同母弟立刻便会成为入主东宫的不二人选,即因于此,永珏出嗣的几率反倒居于五阿哥之下。
弘历自己也跟寒苓嘀咕:“咱们要是再生一个儿子就好了。”
寒苓翻了个白眼,向他提到了另一件事:“太医院来回,永璜的病势愈发沉重了,已经过了这些日子,你有再大的火气也该消的差不多了吧?”
弘历冷哼一声:“他自不孝,又为这个想不开,难道是作践自己要挟君父么?”
寒苓委婉解说:“这都快两年了,他也长够了教训,不看别的,还有两个孙子在呢!”
弘历仍不松口:“轻易宽宥了他,若是不长记性,以后反倒害了他!”
寒苓便道:“你说句话,我教永璋兄弟奉旨出宫探视兄长总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