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穿越小说 > 大宋悍臣 > 第252章 你也配姓赵?

第252章 你也配姓赵?(2 / 2)

事情如此发展,当真是让他们没料到。

不光是外面的围观群众,连带着酒坊的掌柜的,也未曾想到会这样。

他都准备好了龙虎斗之后,胜利者才能在此地观看胡姬的表演。

可哪有什么龙虎斗啊?

完全是大宋皇室子孙被吊锤。

那个衣着华丽的少年郎,连他的仆人都身着华服,不知道什么来头?

竟然比王子王孙派头还要足!

不可能是皇子。 因为当今的大宋皇帝,年纪兴许与这个少年郎差不多大。

可若他真是皇帝,那宗室子岂能不认识他!

胡姬阿依莎也搞不懂,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宋煊暗送秋波。

奈何宋煊如今的注意力完全都不在她的身上。

“道歉。”宋煊指了指一旁的胡瑗:“方才谁说他碍眼的?”

李君佑当即给胡瑗道歉,又给众人道歉,不该嘴臭之类的。

胡瑗大为感动,当真没想到宋煊还记着这件小事。

“改日吧,今天没心情,回家了。”

宋煊瞥了赵允迪一眼:

“你好自为之,今日的事,瞒不住的。”

闻听此言的赵允迪险些栽倒,正好被李君佑给扶住。

谁承想今日在东京城内行走,竟然惹出了这等麻烦。

宋煊让王保付钱,谁知李君佑连忙站出来谄媚的笑道:

“我们付钱,我们付钱。”

宋煊也不在坚持,对着掌柜的笑道:

“你这里的胡姬不错,我等改日备足了银钱再来。”

掌柜的连忙道谢,恭送宋煊出门。

而人群见招惹了宗室子的这群举子竟然能过全身而退,更是啧啧称奇。

东京城人口超过百万,每日都有看不完的热闹。

可是今天这个热闹,当真是难得一见啊!

谁会招惹那些宗室子?

偏偏有人招惹了,还能让宗室子主动说软话,求饶。

这就不常见了。

宋煊说的也不是假话。

有些事起了头,便不是你想要停,就能顺遂你的意停下来的。

东京城里想要往上爬的人太多了,靠着卖新鲜消息的闲汉更始数不胜数。

今日这两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定然能过传遍东京的大街小巷。

宋煊带着张源等人走出人群后,他止住脚步对着几人道歉:

“未曾想今日会发生这种事,看胡姬的好好心情被搅了性子。”

“哈哈哈。”张源忍不住大笑了一阵: “痛快,方才实在痛快!”

“你们有所不知,当我晓得他是太宗皇帝亲孙的时候,几乎两股颤颤,想跑都没力气了。”

听着张源的自曝,胡瑗等人也是差不多的心情。

毕竟大家都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

若是得罪了这些宗室子,他们在东京城有的是实力以及法子可以弄你一个举目无亲的举子的。

“未曾想十二郎会如此胆大妄为。”

阮逸更是一副起死回生的痛快。

方才他在转瞬之间都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

未曾想几句话,就被宋煊给搬回了局面。

他是太宗亲孙,宋煊直接拿着太宗皇帝来压他。

更始要去当今官家面前讨个公道,更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操作。

“十二郎此举,当真是让我极为钦佩。”

胡昊也是拱手致意。

方才大家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他也是被吓到六神无主,甚至都想好了一旦无法参加科举被治罪,直接润到辽国去的想法。

反正那里也有科举考试。

“总归是他嚣张跋扈在前,若是给钱还好好与咱们商量,如何会发生这种事?”

宋煊嘿嘿笑了两声:

“都是那胡姬长的太带劲了,掌柜的在外面总是宣传攒劲的节目。”

“哈哈哈。”

方才的忧愁与惧怕的情绪,被宋煊三言两语给吹散了。

“待到我为官后,定要去西北建功,为兄弟们多搞来几个胡姬。”

“哎。”宋煊连忙制止张源的话:

“话不能这么说,我们是为了经营丝绸之路,为大宋带来更多的商税,顺便搞点土特产,比如葡萄之类的。”

“十二郎说的葡萄是哪种葡萄?”

“哈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宋十二当真是风趣啊。

“我记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耶律平,便是回鹘人。”

胡瑗的记忆很好,他是看过有关辽国的事。 “此女手腕强硬的都断了。”

宋煊也是晓得的。

这第一位辽国太后直接摆了鸿门宴,杀掉其余七部首领,帮助阿保机建立大辽。

待到阿保机身死,她为了执行自己的换储计策,强行让跟随阿保机的数百名文臣武将殉葬。

再被汉臣激将时候,她直接砍断自己的右手,并且代为殉葬。

比曹老板割掉自己的头发还要狠辣。

自此以后辽国文臣武将无不惧怕她,直到因为政斗失败被囚禁。

此后她的家族被赐姓萧,辽国历代皇后都是她的直系后代。

宋辽两国都皇后,都会时不时的掌权。

这一点也被曾经的小弟西夏学了去。

而辽国后族更是直接与皇帝分润权利。

胡瑗等人听不懂宋煊的冷笑话,但是又都觉得回鹘女子若是都如断腕太后一般,那可就不好对付了。

“十二郎,此事不会有什么意外了吧?”阮逸下定决心道:

“若是有事,诸位尽管推到我的头上,要不是诸位的帮助,我阮逸兴许前几日就死在了东京。”

不仅张源等人愣了,连宋煊都愣了。

他的思维好像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融入这个社会,许多人得罪了权贵,只有死路一条!

“别动不动就想死了,大好前途呢,稳稳当当的考中进士,今后那些看不起咱们的人,都得躬身下拜。”

宋煊拍了拍胡瑗的肩膀:

“有的人穿的很干净华丽,可是人是脏的,有的人穿的很脏,但是人很干净,寻常人根本就没有资格比。”

胡瑗有些哽咽,在东京这两年,他已经遭到太多的白眼了。

“若不是你舍了自己的面皮去药铺赊药,也不会遇到我们,像阮逸如此优秀的举子,怕是死在这个料峭的春天了。”

阮逸眼里含泪,瞧着自己的好友胡瑗。

张源愣愣的看向宋煊,他发现自己确实到不了宋十二这种境界。

毕竟。

罢了,许多事都用不着明说。

“天色不早了,你们就先回去吧,我也要回去休息了。”

宋煊主动提出告辞。

张源等人也是拱手致意。

今日跟着宋煊一同出去,太有收获了。

若是没有他在,遇到这种事,大家只能狼狈逃窜,许多委屈全都憋在心中。 长此以往,那心中也不会太痛快,兴许就会抑郁。

张源等人看着宋煊离去,忍不住感慨道:

“十二郎,真丈夫也!”

“是啊。”

胡瑗等人附和了一声,便转身奔着住处而去。

赵允迪以及李君佑还在商议怎么办。

“那人姓甚名谁,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李君佑随即压低声音道:

“正好趁此机会去瞧一瞧,免得到时候不好同八大王交代。”

无论如何都要把事情都影响降到最低。

“对对对,咱们悄悄跟着。”

赵允迪以及李君佑从人群当中走出来,倒是没有人敢拦着。

但是他们二人不知道的是,宋煊的行踪是要报给天子的。

别说近在咫尺的东京了,就算是老家南京,那也有天子赵祯专门派过去的眼线。

今日之事,那皇城司的人,如何能够会替赵允迪隐瞒?

简直是分不清大小王了。

宋煊慢悠悠的溜达,每次在东京溜达,人都会越来越多。

但是要到了枢密使张耆家里的街道,人流登时减少。

“十二哥儿,方才之事,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王保开始觉得宗室子孙嚣张跋扈,定然会惹出极大的麻烦。

他都做好了要弄死赵允迪自己赔命的准备。

反正活了这么久,都不如跟着宋煊享受的这段富贵生活。

就算是死了也值了!

宋煊没想培养死士,可是他自己吃肉穿华服,让跟随他的人也吃肉穿华服。

任谁想,都认为他是在培养死士。

“你该不会是想要宰了他吧?”

听着宋煊的询问,王保嘿嘿笑了两声:

“我听三国演义说,主辱臣死。”

“哈哈哈。”宋煊随即止住脚步,认真的看着王保的眼睛:

“别听话本小说里动不动就死的,人只有活着才能有无限可能。” “嘿嘿。”

王保确实不理会宋煊这话茬。

二人溜溜哒哒的走着,赵允迪的仆人装作采买的回家仆人,慢悠悠的跟着。

直到看见他们进了枢密使张耆的房子,才立即回去禀报。

“什么?”

李君佑脸上有些难以置信。

虽说张耆对待几个儿子都极为严苛,但大家也是打过照面的。

那个人绝对不是张耆的儿子。

张耆是谁啊?

那可是当今皇太后最宠信的人。

连刘太后的前夫刘美都得排在他后面。

那个举子竟然住在张耆的家中,这层关系让赵允迪也是一阵颤抖。

自家老爹虽是八大王,可是为了躲避刘太后的报复,也是闭门不出,对外宣传自己有神经病!

平日里躲着刘太后的势力都来不及呢。

谁承想自己竟然惹到了刘太后的人!

“这可如何是好啊?”

赵允迪急的在原地转圈圈,头上的热汗都冒了白气。

谁承想因为一个胡姬,会惹出如此大的麻烦。

“别慌,先差人打探一二。”

李君佑让赵允迪莫要过于忧虑,兴许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

“好。”

皇城司的人当即把消息传到了官家赵祯面前。

相比于在南京,宋煊在东京的举动,皇城司汇报的效率比以前快多了。

但是赵祯并没有着急看上午整理成册的消息。

他要先干正事,又是要学着处理朝政,又是要跟着老师学习儒家知识。

赵祯是想要当一个明君,一个好皇帝的。

可是好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在结束了劳累学习的一天后,赵祯终于有了自己独处的时间。

他打开皇城司送来的册子,打开之后仔细看了起来。

宋煊早上的事,让他感到极为惊喜。 赵祯也是听说过东京城内许多衙内都是横行霸道的。

就算是撞了百姓,许多人也都是连怒都不敢怒。

他连忙让贴身宦官去一旁把大宋律法拿过来,翻到杂律那块,仔细对照。

然后赵祯发现宋煊说的话,跟大宋律法里不一样!

“哈哈哈。”

赵祯大笑起来:“十二哥儿当真是机智啊!”

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如今大宋士卒缺马,这些权贵子弟依旧能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

十二哥出声制止,想必今后定然会让他们有所收敛。

贴身宦官张茂则七岁就跟在赵祯身边侍奉,如今已经七年了。

张茂则知道官家对于宋煊十分关注,但是并没有多言。

在宫中,尤其是在皇帝身边伺候,嘴严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赵祯看见皇城司的标注,那骑马的赔钱之人,是尚书左丞李仕衡的亲孙子。

李仕衡这个人赵祯也是知道的,善于理财,能过及时应付朝廷所需。

父皇他大肆搞天书运动,费了不少钱财,有李仕衡给找补,倒是没有多少亏空。

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但是喜欢贪污。

赵祯对于朝中的一些老臣,都是有些了解的。

对于他孙子如此奢侈,赵祯也懒得计较。

他又是曹利用的岳父,只是几个儿子的官职算不得高。

赵祯继续往下看,便瞧见了宋煊与赵允迪之间的冲突,详细的记载了下来。

看完之后,赵祯脸上有些怒气。

“虽然宗室,可废国法乎?”

赵允迪身为太宗亲孙,竟然会如此公然践踏大宋律法。

他姓赵。

大宋律法就管不到他吗?

“十二哥儿说的对,他也配姓赵!”

再加上当年父皇病逝,八大王赵元俨在宫中不想回去,野心昭然若告。

尽管他这几年足不出户,对外宣称神经病。

可是谁不知道他是在装病! 如今赵允迪说出这种话来,全都是他这个当爹的没有教育好!

更何况当年父皇因为他犯律之事也惩罚过他,谁承想不知悔改,连儿子都不懂的教育。

赵祯本想着过两年为了宽宏,让他不至于每年都不出门,想要赐赵元俨剑履上殿的。

但是今日这件事一出,别说剑履上殿的恩赐没有了,训斥他一顿教子无方那也是轻的。

赵祯怒气冲冲的站起身来,吩咐张茂则:

“你看一眼他们都下值了没,把这件事的消息送到御史那里去。”

“是。”

张茂则谨慎的接过,仔细的瞧了瞧,确保自己记在心中。

他默默的退下,今日在公房里值班的是程戡。

程戡见官家的贴身宦官来了,还以为是官家召见,连忙起身。

张茂则按照赵祯的意思,告诉程戡今日东京城发生了不法之事。

你这个御史理应去探查一二,明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程戡尽管内心有些发蒙,但是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他连忙应下。

第二日。

上朝之时,作为御史中丞的程戡当即上奏,要弹劾宗室子赵允迪,如今的耀州观察使。

毕竟这是刚被调回京师的程戡第一次弹劾。

朝官都不明所以。

毕竟民间流传的声音,他们这些高官,谁会去倾听啊?

刘娥登时来了精神。

当年八大王赵元严想要谋夺皇位的事,刘娥可是极为担忧。

幸亏李迪机智,那老八才逃回自己的宫殿。

刘娥本以为赵元俨自称有神经病,闭门不出当缩头乌龟,她也就抓不住他的错漏了。

谁承想竟然主动送上门来。

“程戡,此事当真?”

“回大娘娘的话,千真万确。”

程戡得了天子的吩咐,亲自去打探消息了。

只是谁也不知道怒怼赵允迪这个宗室子不配姓赵的举子,是谁?

官家没说。

程戡也就没追问。

他觉得应该是一个较为优秀的学子。 还没有考中进士,就对大宋律法如此推崇,将来定然是个好官。

朝臣有议论的,但是都没有出声。

毕竟如今赵宋宗室目前只有三支,分别是太祖、太宗以及魏王后代。

如今繁衍到了三四代。这些人在宗正寺的户籍在千人规模以上。

就算生的多,可是死的也多,早夭的更是不在少数。

他们并不是由宗室成员管理,寺正一般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后期范仲淹也兼职过寺正的职位。

“回大娘娘,官家,此事应该交由鲁寺正查清楚。”

枢密副使张仕逊提了意见。

鲁宗道与张士逊、吕夷简关系不错,而且也是在他的管辖范围内。

鲁宗道从人群当中站起来表示此事他一定查清楚。

毕竟事发突然,御史弹劾,那也的查。

程戡初到京师任职,第一次弹劾,定然不是空穴来风。

刘娥却是不打算轻轻略过:

“老身方才看了程戡的奏疏,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有什么可仔细查探的?”

“回大娘娘的话,就算程御史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为宗正寺寺正也要查清楚,而不是只听信一面之词,免得冤枉一个好人呢,也避免放过一个坏人。”

“宗室子嗣,绝非常人,自是要认真核对。”

宗正寺虽然在九寺当中,排在最后一位,但是它的优势便是通过影响皇室贵族增强在中央机构的地位。

但是劣势也是极为明显,这些皇亲贵戚,一般都很难打交道的。

而且他们都和皇帝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说到底还是一家人。

所以一旦处置不好,极有可能被罢官免职。

刘娥对于鲁宗道如此倔脾气,也是没辙。

大家都称呼他鱼头参政,犹如如鲠在喉一般,让他人非常难受。

刘娥没了脾气,她明白朝中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

这些臣子吃的是大宋的饭!

刘娥想要效仿武则天,那也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赵祯对于鲁宗道如此言语也是放心的,有他在,宗室子弟定然不敢扎刺。

“好。”

赵祯作为皇帝当即允挪鲁道宗的意见。

宗室子在东京城内闹事,已经许久不曾有过了。

八大王自从称病后,也极少外出。 这赵允迪他突然搞出事情来,背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八大王的事。

“老身听闻外界有人唤八大王为八贤王?”

刘娥瞧着刚想退下的鲁宗道:“鲁参政,也查一查此事是否为真。”

这句更是诛心之言了。

他八大王成了八贤王,到底是哪里贤了?

鲁宗道先是抬头看了一眼刘娥,又嘴里称诺,退回到人群当中。

作为皇帝的赵祯,却突然有了一丝明悟!

十二哥为何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喊八贤王了。

那不是低头吹捧认怂。

而是早就埋下了陷阱!

就如同十二哥反问我是如何侮辱你母妃一样,高明的让人挑不出错漏来。

赵祯强忍着自己不要去看母后的脸色,他心中却是十分高兴。

十二哥尚未为官便有如此心智。

将来到了官场上定然能过成为朕的助力!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大宋悍臣 都重生了谁还正经创业啊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穿书八零辣妻逆袭 妖孽难缠,悍妃也妖娆!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咒术师不需要辅助 慢热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