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空闲时间研究小半年后,他俨然成为了半个专家。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牵扯看牡丹”,街道两侧具是花农摆的摊子,有的以扁担挑花,前来叫卖,有的则搭起临时的花架子,盆栽簇拥在木架上,任游人赏玩。莫文远看出了经验,花越好,围观人愈多。
其中有一家与别家不同,花架周围被人围得密不透风,众人往内圈挤,像是被罐头圈住的沙丁鱼。脑后chā花的脑袋格外明显,有不少赶时髦的读书人也挤在人群中。
莫文远一看读书人的脑袋就知道有搞头,充分发挥小孩儿身形的主观能动xing,见缝chā针往人群中钻,不时便钻到了最前列。他努力将自己的脑袋从俩大人身子间拔出来,抬头看花架。
“哇——”
便是他也忍不住发出赞叹之声,黑牡丹、白牡丹、红牡丹,各色花朵簇拥在一起,花瓣细长,争奇斗艳。
最顶端有一株红牡丹,花盘轮廓大,花瓣颜色呈递进状,最外层近乎白色,内部则转变为淡淡的浅粉,越往内部颜色越深,正中红近乎于紫。此株上开了共11朵大小不一的牡丹,与花架上其他相比,堪称牡丹花王。
他听身边人赞叹道:“此花便是放在游园会上也是使得的。”
牡丹花会上汇聚了洛阳城中最为珍贵的名品,既向游人展示花之美,又接受竞价,更有文人墨客在游园会的石块上题字,一展诗才。
养花的文人且不用说,就算是花农也更愿意将牡丹搬到花会上,有了文人名声加持,卖得价格也更好。
品相优良的名姝出现在街道上,自会引起众人关注。
莫文远身边的读书人经过深思熟虑,朗声道:“牡丹花之用颇多,可赏玩,可入画,牡丹花画美轮美奂,挂在房内,抬头看画,宛若身在游园会中,鼻尖似能嗅其香。”
旁人嘲笑道:“此用早已被他人说了。”
书生闹个红脸,不说话了。
莫文远见此景新奇,对身边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的老伯问道:“敢问老丈,为何要说牡丹之用?”
老丈热心回答道:“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