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与核桃是常见坚果,讲究的郎君娘子在喝粥时都要加入用石磨磨成粉的坚果并饴糖进行调味。莫文远做杏仁饮与核桃露的方法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先把两种坚果放在温水中浸泡一个时辰,随后捞出来,很耐心地放入石磨中,加水研磨出浆。
浆汁出得多,用大木桶装着,僧人们多次“路过”后厨,就想看看莫文远做了什么。除李三娘家诸人,就是大兴善寺的僧人对他的手艺最为信服。从小开始,他看书时受到启发做新菜,都是在大兴善寺的堂前做的,寺内只能做素食,也只有素食食材,成功的作品会上和尚们的餐桌,不成功的,也会上他们的餐桌。
因为只有莫文远觉得不成功。
他看慧空路过三次,笑道:“要喝点不?”
慧空心道:嘿,我就等你这句话!他矜持点头道:“我那有些杏仁并核桃,一会儿给你送来。”
“我那儿也有。”
“上好的杏仁!”
周围和尚像是在海中嗅到血腥味的虎鲸,蜂拥而上,他们眼中涌动绿光,对吃食的渴求促使他们向前!向前!
莫文远早就猜到会有此情况,在灶台上架了一口大鼎,将杏仁浆连同水到了进去,大火煮,边煮还边加入红棕色的砂糖,用棍子不断熬煮。
将生杏仁浆加糖调味煮开,就能得到杏仁饮,味道与现代社会流行的“露露”相似,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会不屑一顾。
“冬天要喝热的露露”,秋天喝也一样。
冷杏仁饮时,他又盯着驴子磨三大桶原料浆汁,然后对嗷嗷待哺的僧人们宣布道:“可以喝了。”
“哦——”人群中传来欢呼声,钵、陶碗、竹筒、陶杯,各种器皿挤在莫文远鼻子底下。
“咳咳——”慧远和尚假咳,他本是来看莫文远做得如何,不想竟看见如此不成体统的画面,僧人们听见声音,噤若寒蝉,像缩头缩脑的鹌鹑,乖乖排成长条,耷拉脑袋依次站在莫文远前。
“可有人不吃杏仁?若不能吃,千万别排队。”
能不能吃杏仁僧人心中有数,排队的都是不过敏并且不讨厌其味的,ru白色的汤汁裹挟着甜香,倒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