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想到刚才江俨给皓儿讲故事,皓儿却不依不饶地揪错,她有点脸热,不好意思小声道:“那些故事都是你曾经讲给我听的,可这好几年过去,我忘记了不少,只记得一小部分。身边又没有人能给我再讲一遍。半是回忆半是编造,这才勉强应付了皓儿。”
想起刚才的情景,她还是忍不住发笑:“如今倒叫你为难了。”
其实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说。
当初江俨天天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她只当消遣来听的,听得欢喜,却并没有用心去记。那时年幼无知,也不懂这世间会有别离。身边相伴的人越来越多,却从来不知,他们也会一个一个离开。
曾经以为……江俨能永远陪在她身边。
直到江俨离开后,这才惊觉——原来江俨陪在自己身边八年,自己竟然连江俨的半点东西都没有留下。
他一离开,整个长乐宫里关于他的一切,便都消失不见了。空空荡荡的,只有回忆里有他的沉默寡言,有他的细心体贴,还有他从不重样的五花八门的故事。
她每日想几遍,后来干脆把她印象深刻的故事拿笔记下来;至于印象不太深的那些故事忘记了一半,只好自己拼拼凑凑,一半回忆一半编造,勉强拼凑了起来。把那些故事用笔记下来,好好地整理成册子,有时候得了空子就去翻一翻。
后来皓儿大了,到了需要启蒙的年纪,她就看得更多了,经常把里面合适的故事背下来,讲给皓儿听。
那时候她就在想,江俨曾经给她讲故事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样的心情?
这样满足,而又莫名伤怀的心情。
许久却无人应答。容婉玗偏头去看,见走在身后半步的人正定定地盯着她的侧脸看,眉眼漆黑如墨,眸光温润诚挚。一不小心,便能轻易让人失了心神。
他启唇,声音还是淡淡的,听来却无端让人觉得温暖:“公主博闻强识,无论说什么都一定是对的。如果您跟属下讲的不一样,那一定是属下记错了。”
这话听着有点怪,身后远远跟着的红素和牵风不由皱眉,见公主脸上并无异样,反倒微微笑了。两人只好停下步子等在了原地,低眉顺眼当聋子。
若是一般人语气冷淡面无表情地说这样的话,可能是在反讽:您是主子你说什么都是对的,是属下错了行了吧?
可公主却知道,江俨从来都不是那样的人——江俨是再老实稳重不过的人,他嘴上说的是什么,心里就一定是那样想的。他说出口的话与心中所想,一定分毫不差。
容婉玗忍不住笑弯了眼:“你可真是……”实在想不到词来形容了,只好笑笑继续前行了。
江俨跟在后面沉默地想:自己刚才那话说得不错,似乎把公主感动到了。
他在心中把刚才说过的那句话默念了两遍,心道这话以后要经常说。
作者有话说:
1.火锅的起源是作者自己胡诌的,关于其真实起源有两种说法:三国时期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法是火锅始于东汉。
2.因为江俨讲的故事化用了好多地方的过年风俗,作者菌实在喜欢这个,所以凑在一起。但有水字数之嫌,所以送800字数补上。毕竟俺是个实诚人……
☆、过年
总算到了除夕这一天,这一日红素絮晚几人都有不少事要忙,难得没人来喊她起身,容婉玗起得比平日更晚了半个时辰。
一边想着“以后不能这样晚起了,会被宫里人笑话的”,一边打着呵欠慢吞吞地穿衣系扣。
脸盆里的水还是温的,应该是有人趁她没醒时就换过了的。容婉玗净了脸,唤了个小丫鬟端来了早膳,问她:“红素和牵风几个去哪了?”
“在跟着如嬷嬷和纪嬷嬷糊灯笼。”小丫鬟乖巧答道。她难得伺候公主用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公主,似乎怕她喝个粥都会烫到,吃块点心都会卡到喉一样。
容婉玗了然,如嬷嬷和纪嬷嬷在宫里呆了多年,做灯笼的手艺都是极不错的。毕竟这除夕也算是宫里一年到头难得的娱乐了。如嬷嬷擅画花鸟虫鱼,纪嬷嬷擅长画美人图,两人的画功虽说比不上宫里的画师,却比旁人要好上许多。所以每年长乐宫画灯笼的都是她二人。
午时睡了半个时辰,便被红素唤醒开始着装准备。
这一日晚是宫中的年宴,她身为女子,不必像父皇和承昭一样在保和殿与大臣们觥筹交错,在后宫之人的宴上却也马虎不得。尤其是今晚各宫的娘娘们都会聚在一起,她身为公主若素颜常服过去,算是对长辈极大的不尊重。
牵风手最巧,平素负责给公主梳发,今日却不知怎的,连着梳了好几个发型都不满意。
容婉玗等得都有些困了,见牵风把她头上的珠簪点翠统统拆掉,又要换个发型了。她忙制止牵风的动作,奇道:“这不是梳得挺好么?怎么又要换了?”
牵风捏捏手,两只胳膊已经酸得不行了。“公主这个月刚回宫,今晚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要做宴上最好看的主子。”她左看右看,总还是不满意,利索地把刚盘好的发拆开,又换了个新发式。
容婉玗无奈,这些发式哪个她看着都觉不错,可看自己的丫鬟兴致勃勃的,红素几个也都一副认同的样子,只好任由她们。她平日习惯了素发常服,回宫后好几件新做的宫装看着也都是差不多的样子,索性都交给她们来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