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誉坐在书案前,不知不觉地回忆起与苏航的种种,以及与公子帆的种种,心里微微有些苦痛,一种难以表达的苦痛。就像公子帆所说的,即使在这朝堂上,求证了又能怎样,不过是为了那些所谓的虚名、清白,人都死了,又有什么用?
“杨业,去把云帆的文书取来。”
“是。”公子帆的信,被杨业放在一个精致的小匣子里头,他觉得,干爹认为重要的人,对皇帝来说就是好的。
萧誉拿起这折子,脸上多少还是有些绷不住,杨业见此连忙出去把门关上了。展信:
靖王殿下,如今想必是当朝陛下了,展信之始,未免会有些唐突。云帆此行,见到了不一样的靖王殿下,将大任包揽于心。如此,便也不枉前皇兄养育。
相交数年,殿下的种种,给予云帆的不仅仅是朝堂上的纷争,还有未来江湖朝堂的荣辱与共。殿下从未有对云帆有过猜疑与顾忌,云帆再次谢过殿下的认可。如今时局已定,云帆觉不至此,当离纷争。云帆曾经说过:一个谋士,应当保留一个最好的计策用于最恰当的时候。那么也应该在最合适的时候离开。
张子房曾别汉王,避开纷争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结局,见好就收。有的时候不一定是陛下如何,而是天子朝臣会如何,继而不得已而为之。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所以云帆选择离开。
至于官阶治理,陛下当以延续旧制,毕竟很多时候还是经得起推敲的。其实陛下只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便可,参照明皇,勤之于政,不失信于民,乃君王之本,立国之道。要想国家安定,谋士不能太多,有一个忠心就好;武将不能太少,平分功绩才是王道。
云帆仍然想说,人们所追求的安稳,不过是一种动态的平静罢了!到了一定的时间,这江山难免会换姓改族。能者多劳,适者生存。一件事原本是什么状况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谁遇上了,又进行了怎样的处理。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对错是非这些观念,不过是主观感知罢了!却又有谁能讲得尽、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