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33章 缅北滇西战役 (二)</h1>
说到滇缅公路修建之难,其实主要难在公路经过的80%的路段是崇山峻岭。
而这其中有一半是要通过坚硬的岩石地段。
在这些地方,筑路者只能通过爆破来开山劈石,为滇缅公路强行开辟出道路。
滇缅公路不仅穿越了华夏国最崎岖的山区,而且也跨越了华夏国最湍急的河流:
怒江和澜沧江。
怒江的意思就是一条容易发怒的河流。
每当雨季来临,暴涨的江水毫无阻挡,一泻千里。
澜沧江也完全一样。
费时一个月,材料运抵建桥工地。
两边的桥塔已经建好,下一步就是铺设钢索。
这需要派人把一卷很长的绳子带过河去,绳子的另一端连着建桥用的钢索,人过河以后,就可以在对岸把钢索拉过河去。
工程师们试图用船把人渡过去,但是,往往船刚一下水,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向河中的礁石,撞成碎片。
无奈之下只有派水性好的人带着绳子冒险游过去。
一些水性很好的汉子陆续下水,但大多都失败了。
最后,终于有一位强壮的汉子成功地游到了对岸。今天,在他生前居住的大桥附近的村子里,他的名字“王兆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1938年间,怒江和澜沧江上一共架起了3座大型的钢索大桥。
它们分别是:
惠通桥、昌淦桥和功果桥。
这些桥成为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没有它们,整个滇缅公路的畅通就无从谈起。
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滇缅公路终于通车了。
由于武汉会战局势紧张,公路修通后几乎没有举行任何仪式。
其时《云南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称滇缅公路的完工,就像给中国建立了一条强有力的输血管一样。
在大后方,几乎所有的报纸都争相报道了这个极其鼓舞人心的消息。
滇缅公路的建成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有两三千人将生命永久的留在了这条公路上。然而在整个滇缅公路上,没有一座纪念这些劳工的纪念碑。
据说在松山曾经有过一块纪念碑,但后来因为日军入侵滇西而毁于战火。
……
“两三千人有一部分还是病死的,全都是为了修建这一条公路,简直可以说是鲜血建造出来的路。”
看到这里,李思特眼眶湿润了起来。
“疟疾,肯定有一生穿越到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