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举荐”二字,满朝文武有一大半脸色都不自然,他们明显是收了人家的好处,准备在恩科后举荐一些人。
“嗯……”
“陛下,郭浩满口胡言,您千万不能听他胡说,这些规矩都是盛唐流传下来的,怎么能因为他一番话就妄加怀疑呢!”
还没等郭威开口,王峻就站了出来,身为枢密使,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次增加势力的机会,所以他已经选好了几个士子,等他们中了进士后,打算把他们安插在各个部门。
“陛下,行卷、纳卷,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举荐之法,也为朝廷选举了不少人才,郭浩担心选拔有失公允,其实没必要担心。”
李谷身为宰相,掌管官员任免,所以他也要扶持自己的势力,郭浩这边刚提意见,他们已经把话说在前面。
郭浩听到二人的陈词,就知道他这个意见一提出,肯定会引起很大的反应,因为他动摇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几人会同意。
郭威看出了大臣们的态度,哪怕他知道郭浩是对的,哪怕他是皇帝,他也要听从大部分人的建议。
“郭浩,你说之事,确实有些道理,不过投碟自应、亦听自举,寒门子弟也不是没有机会。
至于你说的不公平,这天下哪有公平之事,这件事如果让你解决,那么多考生,你还有什么好办法不成?”
郭威本事随口一说,想要给郭浩一个台阶下,只要他说没有,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哪成想郭浩一脸认真的回答道:“回陛下,臣有!”
“哎,这就是……什么,你说什么?”
“臣说臣有办法!”
郭浩把声音提高了一度,让文武百官都听见了,郭威看了看下面的大臣,大多数都面带不屑。
“咳咳,此时非同小可,你可要想好了再说!”
郭威再次提醒郭浩,然而郭浩已经打定主意,坚定地说道:“臣,已经想好了!”
郭威看郭浩不像是开玩笑,沉吟了片刻,说道:“那你就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郭威话一开口,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落在郭浩身上,纷纷竖起耳朵,想要听听他怎么说。
“糊名!”
两个字,郭浩说的很大声,声音很坚定,所有人都听见了。
“糊名?你是说,把考生的卷子上的名字盖住?”
“陛下圣明,不但要糊名,而且还要找人誊抄,这样一来,就没有人知道作者是谁,朝廷就可以凭借真才实学选拔人才!”
郭威听了不自觉地点点头,然而这时王峻不干了。
“一派胡言,你把考生的名字盖住,岂不是对考生的不尊重,而且考生的名气,往往也是选拔的重要依据,如果不知道是谁,这还怎么选!”
王峻说完,很多大臣都点头附和,郭浩闻言不阴不阳地说道:“敢问王大人,难道官员选拔,只要名气就够了么?不需要真才实学,我们还举行考试做什么!”
“你说什么!”
王峻没想到,郭浩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顶撞他,而且话里话外都是嘲讽,王峻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好了,郭浩说的没错,朝廷举行科考,理应注重才学,有有名气固然是好,但学识更重要。
郭浩这个办法不错,咱们可以试试,这是大周建国第一次科考,朕想给天下士子一个好印象。
不过王大人也没错,名气其实也很重要,因为有的士子的能力,不一定体现在学识上。
所以这次恩科采用糊名制,举荐制同样成立,只要考生有一技之长,朕就不会吝啬官职授予,大周正是用人之际,这次考试多选些人也无妨。”
郭威实在找不出理由拒绝郭浩,因为他这个办法太好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么做的好处,但是他有利于国家,却不利于他们自己。
所以郭威选了个折中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远处真正的人才,大臣们的面子也要给。
至于那也通过关系选出来的官员,以后恐怕要被重点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