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当初之所以能盘踞在小琉球,并在岛上修筑城池,奴役岛上居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郑芝龙的故意放纵。要知道凭借郑芝龙的实力,小琉球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离着厦门仅咫尺距离,没有他的允许荷兰人就算再强也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而事实也是如此,前几年朱慎锥就让福建巡抚和郑芝龙尽快想办法攻打小琉球,以武力驱逐岛上的荷兰人了。可郑芝龙一直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从而导致这些荷兰人依旧在小琉球盘踞,其势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大。
现在既然解决了郑芝龙,初步掌控了福建水师,那么小琉球一事就必须要解决。只有把荷兰人驱逐出去,甚至彻底剿灭,那么小琉球才能被朝廷所收复。而且小琉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这个地方遏制住了大明南海要地,是南北来往的重要海上通道。
如果小琉球继续在荷兰人手中,那么这颗钉子就死死遏制住了大明的海上要道,这对于大明掌控周边海域是极为不利的。
朱慎锥已经给洪承畴下了旨意,让他尽快以福建水师为基谋划进攻小琉球的军事行动,驱逐岛上的荷兰人。此外,对于郑芝龙之前在南海的一番作为,也就是以控制南海大肆收取海上过路费的举动,朱慎锥暗中也派人给洪承畴带去了话,让他直接接管此事,并让锦衣卫进行配合,继续收取海上费用,以确保这条财源稳定。
大明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虽然大明的财政已经逐步好转,可朝廷手中依旧紧巴巴的。郑芝龙既然依靠掌控南海每年获利巨大,这部分财源可不是小数,绝对不能放弃。
正是因为有了这巨大的财富来源,郑芝龙才能养得起这么多船这么多兵,如果断了这个财源,那么福建水师和陆军的所有军费开支都得由朝廷来承担,而以朝廷目前的财政情况就算拿得出这么多银子,也必然会影响到其他。
所以不管这件事后续利弊如何,目前继续维持郑芝龙的做法是最为合适的。先解决这财源的问题,稳住福建水师内部各派,等以后慢慢再进行转变。或者未来专门成立一个海关衙门,以海关来正式取代之前郑芝龙私下的行为也是一个办法,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了,目前依旧按照原来的方式继续是最为稳妥也最为便利的。
福建的事情基本告一段落,郑芝龙也因为此事彻底退出了大明政治舞台,而强盛一时的郑氏集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会逐步在洪承畴的手下陆续拆分,最终由私人武装转为真正的朝廷军队。
按照朱慎锥的计划,未来大明的水师将是大明除陆军外重要的军力,他会以山东水师和福建水师为基础着手建立真正的海军。大明的疆域辽阔,海岸线同样漫长,大明的未来不在于陆地而更在海洋,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已经走在了大明前头,大明如不奋起直追就为时晚了,眼下还有机会,朱慎锥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良机的。
至于海军的问题已在朱慎锥的计划之中了,未来朝廷中枢会专门设置一个海军部门,以主导海军的建设和后续发展。这个部门级别会和五军都督府等同,未来海军和陆军一样都属于大明军事力量重要的一支,除此之外,就连海军的称呼朱慎锥也已起好了,以山东水师为基础组建的北方海军将来可以叫“北洋海军”,而以福建水师为基础组建的南方海军可以叫“南洋海军”,等这两支海军正式建成,那么就是大明向外扩张,重归海洋的时刻。
按照朱慎锥的计划,北洋海军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还没更换名字罢了。而南洋海军要稍晚些,毕竟刚刚解决了郑芝龙的问题,福建水师的整合还没完成,另外针对小琉球的荷兰人军事行动也在准备之中,等收复小琉球后,朝廷才会着手整编福建水师,再由水师朝真正的南洋海军转变。
解决郑芝龙问题虽然有些波折,但最终还是很顺利地完成,就在洪承畴已开始着手整合福建水师各部,谋划对小琉球的军事行动时,远在欧罗巴的郑鸿逵还对此一无所知呢。
郑鸿逵作为大明出使欧罗巴使团的副使,抵达欧罗巴已有半年有余了,在葡萄牙上岸后,一行人先在里斯本呆了些日子,随后启程就从葡萄牙前往西班牙,然后穿过西班牙的领土从东北方向进入法兰西王国,再由法兰西向东进入德意志地区然后抵达波兰。 这一路可不怎么好走,当初在葡萄牙的时候若昂四世就提醒过王夫之,由于欧罗巴战争的缘故以哈布斯堡王朝和罗马教廷还有德意志天主教成员国为主的天主教联盟和信仰新教的联盟之间水火不容,爆发了一场近三十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虽然已打到了尾声,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有些难以支撑了。而且随着英国国内的巨变,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政权被克伦威尔所掌控,并自号“护国主”,查理一世的继承者查理二世就此流亡,英国提前退出了这场波及了全欧罗巴的战争,使得双方的平衡被打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