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陶正明现在说的两分半包干,就是每组100给两分半的时间,如果你一百米游了两分钟,那你回来就只能休息半分钟,然后继续游下一组。
如果你游得快,一分半甚至一分钟就游完了一个一百米,那你休息的时间就会变得长很多。
李诺霜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选一千五。
她从重生到现在,还没有游过一千五,虽然是个短距离为主的运动员,但是小时候李诺霜的长距离也没少练。
游泳训练有两个俗语,人人小时候都游混合泳,游自由泳的不知道报什么项目就报个长距离上去练练。
而且她是游200的,耐力对她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不管是200仰还是200蝶,后程速度的保持都对耐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她确定主项后的训练也少不了耐力项。
半小时游完一千五对现在的李诺霜而言其实算是个比较大的挑战,因为一千五的三级运动员标准也就27秒45,至少从蛙泳的后程能看出来,她耐力目前是不怎么样的,所以她也不知道自己游自由泳的话后程的速度会掉成什么样。
想试试。
“教练,我直接游一千五吧,包干计时不是很方便。但是我不确定我半小时能不能游完一千五,你也知道的,我耐力不怎么样。”
“你就冲着游完的这个目标去,超过时间了也没什么。”
也是这么个道理。
“教练,那我去了。”
“去吧。”
第14章 错误示范
对1500米这样的长距离游泳而言,节奏和身体在水中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李诺霜下水的时候略微有些不是那么适应,毕竟她只用这具新的身体试过短距离,转变成长距离的时候其实不够放松。
而且,长距离的划水姿势和短距离是不同的,短距离追求实效性之上的更快频率,长距离则是要在冲刺之前的所有时间内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节奏,这样才能比较顺利地扛过极点。
游出去25米后李诺霜才开始调整自己的划水节奏,水中划水的部分加快,出水的部分更放慢放松一些。
这时候,她终于明白了这具新身体对疼痛的敏感带来的并不全然是坏事,对疼痛的敏感同时也意味着其他方面的敏锐。
需要教练组和数据团队经过复杂的测算后才能调整的技术动作,在现在,居然凭借感觉就能逐渐调试到最适合自己的标准答案,这么大的便宜要上哪里捡呢。
和这样巨大的好处相比,对疼痛的忍耐力差完全算不上缺点。
等动作调整完毕,李诺霜迎来了目前对她而言的第一个极点。
在游二百的时候,因为体能差异的问题,保持比较高速度的情况下,她的极点有所前移,从上辈子的第三个50中段变成了第二个50的后段,这也导致她现在游200自的时候后100的速度掉得有些明显。
游长距离,前程的速度自然和短距离不能做比较,她之前的极点一般会出现在750到800之间。
其实李诺霜的1500成绩并不算差,至少能达到a标,但她从确定主项以后就没在这个项目上抱过名了。
没别的,她没退役的时候这项目还是个非奥项目,只有世锦赛和亚运会会比,每次赛程都还特别魔鬼地和200米自由泳安排在一起,说白了就是在逼迫运动员做选择。
世界上能游完1500米以后200自比赛还不翻车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还得限定在巅峰期。
而现在,其实她的速度已经慢了非常多,但极点反而到得比之前更早了,不到500米的时候就来了。
对身体的掌控程度增强,带来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对极点的敏感程度大幅度的增加。
虽然是泡在水里,但李诺霜能感觉到自己嗓子好像是要烧起来了一样的难受,每次呼吸带来的都是火烫地撕裂一般地灼痛。
同时,身体发沉的现象也变得特别地明显,手和腿仿佛被绑上了重物,原本自然的划水和打腿变成了一种需要用意志力控制着才能不变形的奢求。
李诺霜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忘了自己第一次游1500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反正那时候她应该比现在的身体年龄更小。
当时她是怎么扛过去的来着?真想不起来了,过去有年头了,对小时候的记忆并不是那么清晰。
不过就按照她现在的这个速度,总感觉半小时游完好像并不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她现在的每个50米的分段并没有到一分钟那么慢,大概在50秒到55秒之间的样子。
加上她一开始调频率的前程冲得其实挺猛的,估计那两个50的分段会在40秒左右,如果她最后50米还有力气能冲得起来,那不是有希望进到25分钟之内?
这样看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菜嘛,极点前移了这么多,也可能是跟她一开始的100米节奏没有调整好有关系。
还行,能抢救。
度过了第一个极点,李诺霜甚至开始有点自信,她感觉自己速度好像还能往上提一提。
但是提了以后会不会游不动是个问题,犹豫着二十五米差不多就过了。
还是提一下吧,人还是要勇敢尝试。
提完以后她的分段差不多在48秒左右,好家伙,这么游下去她不会能进24分吧,这次是真的要膨胀了,强大的自信充斥着她的心。
其他三个一起训练的人现在基本已经游不动了在休息,岸边整整齐齐坐着三个人,半泡在水里看李诺霜一圈一圈不知疲倦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