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传来隐忍怒火的声音,王武心中一凛,慢慢转身,目光复杂地看向他的义弟。他知道义弟说的都是实话,绝非危言耸听,可是,除了忍,他们还能做什么?打不过地主豪绅,更斗不过官府衙役……
“大哥,咱们反吧。”郭骁盯着王武的眼睛道,声音低,却如寒冰直接刺中了王武的心。
王武大骇,下意识看向左右,怕被人听见。确定没人,他才后知后觉自己出了一身汗,靠近郭骁,担忧道:“贤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郭骁握拳,幽幽的眼底腾起压抑许久的熊熊怒火:“大哥以为我疯了?那大哥可知我为何会流落此地?事到如今,我也不瞒大哥,我与二哥一样,都是未婚妻被人欺.辱,但我咽不下这口气,趁那畜生落单,我一刀抹了对方脖子,然后逃窜至此,本想隐姓埋名安安稳稳过下去,结果呢?二哥又……”
话未说完,一拳砸在了墙上。
王武这才知道义弟心里的苦,两个弟弟都被人逼死了妻子,再听着屋里自己媳妇、女儿的哭声,想到女儿长大可能也会被恶霸盯上,王武一咬牙,瞬间做了决定,按住郭骁肩膀道:“贤弟莫悲,明日大哥便去联系其他佃户,只是大哥没读过书,什么都不懂,如何行事,还需贤弟为我出谋划策。”
“我的命是大哥救的,只要大哥一声令下,宋璋愿做先锋,为大哥攻城掠地!”郭骁斩钉截铁道。
两人一拍即合,再去与李顺商量,李顺死了未婚妻,恨不得扒了地主一家的皮吃了知县衙役的肉,自然不会反对。接下来,郭骁这个读过书的“老三”开始充当军师,先劝李顺安心养病,他与王武静待时机。
过了几日,官服来收茶,价钱竟然比去年又低了一成。蜀地大旱,今年茶叶摘的本来就少,官府一边不让百姓私卖一边又不停地压低收价,茶农种的茶叶四成交给地主,剩下的卖了,连半年的口粮都买不到,简直是没法过了!
就在此时,郭骁示意王武、李顺可以暗中拉拢佃农了,还帮二人想了个游说之词:“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官商、地主靠搜刮咱们富得流油,咱们却越过越差,今日我要为民起义,他日所得,众人平分!
佃农们都是有了这顿愁下顿的,一听可以分钱,加上人多势众,抢镇上一个地主似乎很容易,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只用了两日,味江镇的二百多户佃农便全部投靠了王武,当日晚上,王武高举火把,率众攻入地主家,杀了地主一家,钱财平分。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杀了人,就必须继续杀下去,否则早晚会被官府抓捕,于是歇了一晚,早上吃饱喝足了,王武、李顺又带着百十个壮丁去了隔壁村子。生活艰难,各村佃户早就积攒了一肚子怨气,这会儿一看有人带头打地主,都不用王顺等人劝的,主动抄起镐头就跟着一起打了起来。
短短十日,青城县所辖村镇尽归王武、李顺所有,手下也聚集了两万杀红了眼睛的壮丁。
起义军以王武、李顺为首,却鲜少有人知道,真正出谋划策的,其实是两人的义弟兼军师宋璋,也就是京城卫国公府赫赫有名的世子,郭骁。
青城县衙,郭骁将王武、李顺叫到舆图前,指着青城东边的一处道:“大哥二哥,明日伐邛州,你们意下如何?”
“三弟说打哪儿我们就打哪儿!”王武狂笑道。得了甜头,被成千上万的人高呼大帅,王武早养足了胆子,再没有初起义时的犹豫摇摆了,而兄弟俩对郭骁的信任,也越来越坚定。
就在起义军疯狂攻打远近县城时,蜀地官员关于百姓造反的奏折,也迅速被传到了京城。
与此同时,北方辽国的萧太后,稳固内政后,也亲自率军南下,报大周主动挑衅的仇来了。
内忧外患,朝廷告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太晚了,昨晚的250红包明天发哈!大家晚安~
☆、第200章 200
蜀地佃农造反, 宣德帝震怒非常!
辽国来攻, 这是边疆战事,只能说辽敌觊觎中原, 意图南下入侵,但百姓造反, 却是直接对他这个皇帝对大周朝廷表示不满,而史书上记载的百姓造反, 哪次不是百姓被朝廷逼得过不下去时才反的?
现在好了,蜀地这一反,简直是在告知后代子孙, 他宣德帝为政不仁!
早朝之上, 宣德帝直接下旨, 命蜀地将领立即派兵镇压。虽然内忧外患,但宣德帝眼里只有北境辽国的二十万铁骑, 区区两万佃农, 宣德帝只是愤怒, 但并不觉得镇压起来有何难的。帝王这么想, 臣子们也都没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赵恒去年就开始留意蜀地的情况了,今日真的出现百姓造反, 而父皇似乎要轻轻放过,赵恒便走出文臣那列, 沉声开口道:“父皇,儿臣有奏。”
二皇子睿王疑惑地看向他。
宣德帝嗯了声:“说。”
赵恒抬头,从容不迫道:“父皇, 佃农造反,乃因博买务,茶、丝禁贩,断百姓财道,兼之大旱,田产锐减,百姓艰难。儿臣以为,佃农为财反,穷者羡而从,若朝廷解禁,免赋一年,则再无从者,叛军便可破。”
一两万叛军不足为虑,怕就怕其他蜀地百姓为了钱财纷纷加入叛军,叛军越多,朝廷镇压就越吃力,如今辽敌入侵,对蜀地百姓当采取怀柔安抚之策。
他这个建议,臣子当中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
宣德帝皱了皱眉。
睿王见风使舵,皱眉反驳赵恒道:“三弟此言差矣,蜀地富庶众人皆知,百姓家有余财,这次造反分明是想逼迫朝廷允许他们贩卖丝茶好牟取更多私利。如此刁民,就该镇压剿灭,否则这次朝廷如他们所愿,下次他们另有所图再次造反,朝廷难道还要一让再让?”
言罢,睿王朝龙椅上的宣德帝道:“父皇,三弟所言,儿臣认为不妥。”
“蜀地富庶,二哥怎知?”赵恒冷声问。
睿王便要列举蜀地每年上缴朝廷的田赋、商税,但宣德帝心思都在接下来的北伐大策上,见两个儿子要吵,宣德帝不耐烦地道:“好了好了,蜀地事小,就按朕先前所说,你们俩倒是说说,如何应对契丹骑兵?”
睿王愕然,大周接连在辽国手下吃败仗,老将李继宗死后辽国气势更胜之前,这个节骨眼,他可不想冒然搀和战策,胜……他没把握,败了,却要背锅。
“父皇,萧太后亲征,父皇有腿疾,不便御马,儿臣愿出兵,鼓舞士气。”赵恒立即道,声音都比刚刚拔高了几分,仿佛压抑了许久的怒火。赵恒能不怒吗?这次北伐,父皇战策可行,实乃领兵大将争功误事,致使城池失守,是男人骨子里都有血性,更何况坐江山的皇族王爷?辽国要抢的,可是他赵家。
赵恒早就想亲赴战场了!
睿王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似要探究老三到底怎么想的,是不是急于表现都失去理智了,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结巴王爷竟然还想上战场。赵恒一脸肃穆,睿王无法确定,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一次,睿王都保持了沉默,没有争抢,唯恐父皇派他这个四肢康健说话利索的皇子去坐镇边疆。
宣德帝原本有点不满老三对蜀地的建议,但看文弱的儿子居然有代他出征的雄心,宣德帝立即忘了那点不快,只是,想到老三说话结巴,想到已经丢了一臂的老四,宣德帝突然犹豫起来,怕老三再出意外。
“皇上,寿王殿下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但从未带过兵,臣以为不妥。”新任枢密使李隆沉吟道,他是枢密使,也是李皇后的亲哥哥,四旬年纪,生的魁梧结实,乃宣德帝的心腹大将,立过不少战功,只有资历不如前任枢密使曹瑜。
李皇后膝下没有皇子,李隆与诸位皇子都无交情,现在反对赵恒带兵,也是单纯的不信任。
文人之间相轻,论打仗,武官更看不起文人。
“曹瑜、王胜皆大将,又如何?”赵恒平静问,他要上战场,无人能挡。
自从第一次北伐被宣德帝当众训斥过后便越发内敛的寿王爷,突然咄咄逼人起来,如寒剑出鞘,登时震惊了所有人。简简单单一句话,李隆却被噎得哑口无言,谁让曹瑜、王胜确实打了败仗呢?
“父皇,四弟受伤,儿臣代他去,将士便知,天家不惧辽,才能振士气。”赵恒单膝跪下,拱手请旨。
“好!吾儿英勇,朕之幸,亦是大周百姓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