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们说过你们要孝顺我的话吗?”
“没有……”黄佑民的印象里黄奉全确实很少直接搬出他作为家长的权威,不过他说什么话提什么要求,小辈们几乎不曾提过意见。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下,黄佑民几乎要忘记这个事实了。
这么说来,自己的爷爷和郑智雍在这方面的态度是一样的?
好像不是很坏啊。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那首歌,thinker的愿望不坏,可是他想得片面了,人的感情总是向下倾斜的,需要点东西来平衡,让年龄大的人安心”,黄奉全看了他孙子一眼,“而且你们这些人半懂不懂的,听了说不定有反作用,成年了以后听还差不多”。
黄佑民:?
他真没懂。
“算了,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局限,我也是,和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有点没耐心”,黄奉全说,“看看其他的东西?”
黄佑民先按爷爷的要求,拍下“小卡”并上传到了那个汇总贴里,还按照帖子里的要求用文字对其内容还有属于哪首歌的手稿做了简单描述,再去看别人上传的东西。他发现郑智雍附在专辑里的手稿复印件都是关于歌词的,开始他还觉得有点奇怪,但转念一想便释然了,作曲方面的手稿在版权方面影响更大,而且对于他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又偏艰涩,哪里比得上文字有意思?
粉丝们上传的手稿照片按歌曲进行分类,黄佑民首先找的是《六亲不和有孝慈》的汇总,郑智雍在手稿里梳理思路,力求以最准确的语言表达出心中所想,还写上了原词并在一些可能引发误解的词汇下面划线,再进行删改。
看着这些手稿,黄佑民感觉他似乎隐隐约约地触及到了那个令人同情也令人敬佩的人的内心世界。
他还看到了没有按要求附文字解释的手稿,上传者给出的理由是“看不懂”,上面的字是中文,中间还有一句被划掉了,被热情召唤的中国粉丝解释道那是“六亲不和有孝慈”的出处,然后给出了韩语翻译。韩国粉丝们恍然大悟,副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那段《道德经》的解释和引申,具体到文字除了“六亲不和”还包括“大道废,有仁义”和“国家纷乱,有忠臣”,被郑智雍划掉的是“智慧出,有大伪”,因为用不上。
黄佑民看得津津有味,黄奉全却对他的傻笑渐渐失去了耐心:“你看一下《伦敦马车夫》的手稿。”
“爷爷对这个感兴趣?”
黄奉全:“你还记得我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修钟表,还有其他的一些小玩意,这种活计二三十年前还能养活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没市场了。
黄佑民干笑了两声:“我这就去读。”
因为没有冲销量的打算,郑智雍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只印了五万张。手稿的照片他拍了一百张,也就是说如果他的专辑能全部卖出去,就有五百个人看的是同一张手稿。
他的专辑当然全卖完了,辛辛苦苦地在汇总贴里集齐了所有手稿的粉丝们犹不满足,跑到ins那边去找他:能不能多印几张?再多附上几张手稿?
“《ithink》专辑附赠手稿汇总”几天以来一直是instiz最热的帖子,其热度早已不局限在粉丝群体内,路人们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粉丝更不用说,骄傲的同时还激发出了更强烈的购买欲望——随专附送手稿的仅此一家,多买几张专辑支持销量也是可以的嘛,专辑的定价又不算贵,如果能够让thinker多公开几张手稿就更好了。
分卷阅读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