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二更
萧国, 皇宫。
赵降雪推开殿门,看着伏在案上疲倦不堪的萧景尚,心疼得不行。她端着碗党参鸡汤走过去, 柔声道:“陛下, 如今战事吃紧,宫中又危机四伏, 你多少吃点东西,你可是萧国的主心骨儿, 你若累垮了身体, 陈贼势必直入上京。”
萧景尚抬头:“朕没胃口。”
“这是臣妾亲自守着, 亲自熬得, 无人有机会下毒。”赵降雪就着碗口喝了一小口,“臣妾亦亲口尝过, 无毒。”
短短半月,萧景尚便遭受无数次暗杀,那些阴谋暗害层出不穷, 令人防不胜防。前有战事忧心,后有奸佞小鬼环伺。
索性, 揪出了后宫不少的细作, 而埋藏最深的竟是先帝生前最宠信的大太监王卯, 谁也没想到此人竟会被收买。抽丝剥茧查下去, 方才发现此王卯非彼王卯, 早已不是当年伺候先帝半生的王卯, 而是王卯的孪生兄弟王寅, 当年忠心于先帝的王卯七年前便已身死,一直隐匿于后宫帝王身边的竟是怀有异心的王寅。
萧景尚看了看赵降雪满怀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她手中的鸡汤, 倒底是没忍心拂她的意,将鸡汤喝了。
赵降雪赶忙重新盛了碗汤,并放了几块鸡肉,萧景尚什么都没说,一并默默地吃了。
“陛下,臣妾帮你捏捏肩,松快松快。”赵降雪抬手按在萧景尚肩上,力道适宜地帮他揉捏肩颈。
赵降雪知道萧景尚压力甚大,朝中大半臣子皆有意求和,屡屡向萧景尚施压,他们认为是萧景尚挑起这场战争,当初沈茂的副将之所以出兵攻伐陈国,便是得了萧景尚秘传的圣旨。而传旨官回京后,便自缢身亡。
萧景尚不欲辩解此事,不管战争起因如何,终是发生了。
傅之曜几次增兵,对婺镇势在必得。一旦婺镇失守,邺城和平州十三郡皆落于陈国之手,若陈军再取得关中五州,便可直取上京。
“降雪,你觉得朕该和吗?割地退让,能和吗?”
萧景尚甚少问及赵降雪政事,赵降雪明显一愣,旋即回道:“若割地求和能让陈国退兵,方得喘息之机,自是可行。可臣妾以为傅之曜狼子野心,胃口极大,定不会满足于割让的几座小小城池,只能力战!何况,近来陈军在婺镇屡次遭挫,不宜主动求和。”
“是啊,傅之曜要的是整个萧国。你能明白,为何那些大臣们不能明白呢?”萧景尚捏了捏眉心,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无奈。
近来被朝中两派吵得心烦意燥,不得片刻安静,更有臣子进谏指摘是他这个皇帝不顾百姓安危,不顾萧国的国力,擅自发动不义战争,没讨到半点好处,反而让萧国陷入危机。
“他们只是一时没看透陈国的野心罢了,陛下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赵降雪温声细语宽慰了几句,见萧景尚心情有所好转,便不欲打扰他处理政务,正打算离去时,身子陡然僵住。
不经意瞥见层层奏本底下竟藏着一卷展开的画像,隐露的一角依稀可看出是一名女子的眉眼,极其相熟,赵降雪宛若着了魔一般,伸手欲挥开遮挡的奏折,却被萧景尚一把抓住手。
“降雪,不得干政!”他的眉眼温润,声音依旧温和,只是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倦怠。
“是,臣妾僭越。”赵降雪恍然回神,福身退了出去。
萧景尚缓缓地取出画轴,低眉端详着,面上的神情让人分辨不出喜怒哀乐。
而画上的女子赫然正是沈琉璃,画的是她在太后寿宴上舞剑的身姿,手持长剑,英姿飒爽,眉目恣意。
渐渐的,萧景尚脑海里不禁浮现大佛寺并肩作战的那一幕,而后像是猛然惊醒似的,一把将画撕成两半。
他扬声吩咐:“端个火盆进来。”
没一会儿,便有太监端来一个火盆。
如烫手洋芋般将画像丢进火盆,萧景尚转身从书架上找出另一幅画像,画的是大佛寺持剑对敌的沈琉璃,一并扔入火盆焚烧。
而后,大步走了出去。
却没发现身后的小太监悄悄地将半毁的画轴拿了出来。
萧景尚抬头望了一眼无际的天空,掩在袖中的手指微微缩紧。
他喜欢的,爱的从始至终都是赵降雪,他不会负她。
沈琉璃在他身后缠了将近十年,从稚嫩/女童到豆蔻少女,只会让他生厌,哪怕现在对她没有了厌恶,可也没有欢喜。
她是傅之曜的皇后,与萧国对立为敌。
暮色四合。
傅之曜踏入寝宫,沈琉璃并没雀跃地迎上来,亦没有殷勤地过来帮他宽衣,而是坐在小榻上,随意翻阅着书卷,见他入内,只懒懒地从书上抬眸给了他一个眼神,又垂下头继续看书。
这是懒得在他面前演了?他还挺享受她的小意温柔。
“看得甚么书,这般有趣儿?”
“史记。”沈琉璃一本正经道,“学史可以明鉴,知兴替,明得失。”
傅之曜显然有些意外,脱下外衣随手扔在屏风上,走过去一瞧,竟还真是正史,这些晦涩难懂的字眼,她能啃得进去?
他问:“读得懂?”
沈琉璃歪头看他:“多读几遍,总会理解些吧。”
她懒洋洋地靠在小榻上,双腿微曲,身段玲珑,起伏有致,穿着浅色的寝衣,内里肚兜若隐若现,引人遐思。
身上带着洗沐过后的清香,甚是袭人。
傅之曜心神微漾,往她身边挨,却被她不高兴地一推:“熏死了。”
刚与禁卫军统领比划了一场,出了些热汗,确实有股味儿。
傅之曜也不恼:“为夫洗洗。”
等他从浴房出来,沈琉璃仍旧一板一眼地研读着史记。若不是一直停留在同一页,傅之曜便要被她的认真劲所折服。
她眨眼,满脸求知欲地问道:“我方才读到晋国攻伐……唔。”
话音未落,却被傅之曜打横抱起,往龙榻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