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只有享不了的福</h1>
子骊跟着顺娘进了太后的寝殿,她手心里捏着一把汗,盯着脚底下的地毯给太后请安。方才那三个人的表演实在叫子骊大开眼界,皇帝和太后的心结是个谁都知道的秘密,加上皇帝确实生气了,甄宁善她们三个人才在子骊跟前唱了一出大戏。子骊自然是看不惯她们三个的卑鄙,只是真的等着她进了太后的寝宫的时候,子骊的心也开始跳的了厉害了。若是太后迁怒,被骂一顿的赶出去也未尝不是因祸得福,只是子骊担心王家被连带着丢脸。等着她回去看见唐夫人和老太太失望的眼神,还要被子骞嘲讽。
“起来吧,你刚才可是吃饱了?”太后的声音似乎没想象的愤怒,子骊有些诧异抬起头正对上太后慈爱的眼神。子骊忙着恭敬地答应一声:“多谢太后赐膳,臣女吃饱了。”说着子骊嘴角泛起一对笑涡,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太后,绝对是个吃货饱餐一顿心满意足的表情。太后看着子骊年少不知愁滋味的脸,心里没来由的轻松不少。她指着身边一个椅子,眼神愈发温和:“快点起来吧,站着怪累的。今天晚上你喜欢那个菜啊?”
“太后说笑了,我是个最没见识的,还敢评判什么御厨的手艺不成。横竖我看着那些菜都是极好的,只是太多了,每样都吃了一点,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子骊回味下晚膳的菜色,那个只是给她们吃的,就已经是秒杀了一般大厨的手艺了。子骊想象下皇帝每天吃的东西,忍不住在心里咋舌了。虽然做皇帝太后什么的很累,可是也不是光有痛苦,能够享受美味也是极好!
太后忍不住笑起来:“你个丫头三言两语倒是把哀家说的饿了。你说晚上那个菜好?”
子骊看见太后身边兰姑在对她使眼色,子骊回想下认真的说:“我觉得里面一碟子白烧鲢鱼头很好吃,清淡不油腻还好消化。”听着子骊的话兰姑暗地给她个赞许的眼神,看样子太后是喜欢吃鱼的,她猜对了。太后想想立刻对着身边人吩咐:“哦,既然你说它好就尝尝吧。”兰姑忙着叫人预备白烧鲢鱼头。
等着传话的人一出去,太后脸上的笑容忽然不见了,她盯着子骊看看,感慨着说:“你是个实诚孩子,哀家真是个不招人待见的老婆子了,皇帝不说也罢了,就连着几个小丫头也嫌弃我了。你不用为她们打幌子,你是真心对别人可惜别人未必觉得你是好心,反而会说你是惺惺作态。我虽然上了年纪,可是眼睛没瞎子更何况是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不过是上了年纪,但凡能过去的事情也就过去了。可惜有人就拿着我当成傻子。”太后一摆手阻止了子骊想帮着宁善她们三个辩解的举动。子骊这才真正的体会到带着几张面具是怎么回事。太后总是拿着不问世事,和爱慈善的嘴脸示人,只是一转眼之间太后娘娘深藏不露的就叫人心惊胆战了。宁善她们三个知道太后是个宽厚的人,也不会真的责备她们,因此宁善她们三个人为了躲避太后的坏心情才闹出来那样一场闹剧。可惜,她们那点小心思全成了太后眼里的笑话了。子骊很庆幸自己没跟着她们一起糊涂。
谁知太后根本是个不动声色洞察一切的睿智老人,她早就把几个女孩子的小心思,小花活看在眼里了。想着王老爷子嘱咐她进宫不要随便抖机灵的告诫,子骊当初还是不以为然,她还在心里笑话过老爷子一辈子做官,怎么不知道在外面太老实要吃亏的现实。现在子骊已经对这王老爷子的睿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听着太后言语之间带着深深地哀伤,子骊也是有点不忍心,在烛光下太后一下子好像是老了十岁,被精心隐藏的白发在烛光下闪闪发光。这个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其实一点也不开心,她年轻不是跟着丈夫在战火中奔波,就是在深宫里面消磨掉最好的年华,可惜她的付出并没得到丈夫的疼爱。开国之后后宫的美人更多了,她已经不在最好的年华。儿子做了皇帝,只是皇帝的来历有点不那么正大光明,连带着太后的位子也跟着来历可疑了。
子骊忙着站起来,她恳切的对太后说:“既然太后娘娘都知道,臣女也会实话实说了。方才来太后这边的时候,我们在宫门碰见了陛下的圣驾。陛下似乎气呼呼,宁姐姐她们怕是被陛下的怒气给吓着了。她们自然不该存了私心,可是还请太后娘娘念在我们没见过世面,实在不敢面对太后和陛下的怒气,请太后不要再和我们计较了。”
“你还帮着她们说话,子骊丫头你进宫前你家里人没对你说你们进来是为了什么么?”太后对着子骊的诚实都不敢相信了,她和皇后属意王家姑娘做太孙良娣,太子妃却更偏向自己的娘家亲戚。谁知王家的傻丫头还帮着甄家的姑娘说话,难道是王家真的不把太孙良娣的位子看在眼里的,还是她真的是个表里如一的诚实人?
子骊内心虽然皮糙肉厚,可是脸上还是红了,她低下头拧着绢子不说话了。太后看着子骊小女儿情态,她忽然放心了。这个孩子还真是个实心眼子,“你这个孩子啊,看你现在的样子就像是我当初一样的。哀家倒是很喜欢你,不过以后怎么样还要皇帝板上钉钉的。”太孙的正妻就是将来的皇后,虽然太后和皇帝经常闹别扭,可是在太孙的婚事上母子两个却有默契。太孙良娣不仅要出身名门,性格温和还要能匡扶夫君,毕竟皇帝的心愿是三代圣君,太子现在没看出来有特别出众的才能。也就是个守成之君,皇帝一门心思的想把太孙打造成自己的翻版。因此太孙良娣的人选,皇帝比当初给儿子选太子妃更慎重。
子骊听着太后的话,心里微微松口气,她可不想在宫里过一辈子勾心斗角的生活,而且她对那个太孙没兴趣。“回禀太后,臣女不敢有非分之想,临来之前祖父嘱咐臣女要尽心侍奉太后,安分守己不要奢想非分之富贵。”子骊很严肃的表态她是个好孩子,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她是非礼勿听的。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要安分守己,不要有非分之想,好说的好。只可惜世人竟然看不透这个道理,你比皇帝还明白呢。”太后眼里全是忧愁担心,她想起来晚膳之前皇帝来请安,说要去金陵祭拜□□陵寝,因为迁都到了京城,□□的陵寝就不便皇帝每年亲自祭拜。皇帝一脸遗憾感慨着不能尽孝,这次去金陵,皇帝要钦天监好好地勘察下□□陵寝,预备着以后太后的万年吉地。
谁知太后却忽然生气起来对着皇帝说没脸安葬在□□的陵寝,她更没脸面见在地下的□□章皇后。太后还沉着脸表示她不仅死了之后没脸见□□,就是活着也没脸面去金陵祭拜丈夫,她要留在杭州不去金陵了。
皇帝被母亲的话捅了肺管子,登时脸上涨得通红,他气哼哼的扔下一句:“母亲一向不拿着朕做亲生儿子,儿子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听见儿子指责自己看不得孩子好,太后悲从中来,控制不住激动地心情对着儿子叫道:“我知道皇帝早就嫌弃我了,我老婆子一头撞死皇帝也就心静了!”
最后皇帝气得拂袖而去,太后一个人悄悄抹泪,晚膳也不进了。太后是气话不假,却着实把子骊吓出一身冷汗,看着太后眼里升起的怒气,她的脑门子开始出汗了。这个要怎么接话啊,跟着太后骂一顿皇帝。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她想死了。再者皇帝也是她一个小女子能随便议论的,太后身份超然,她骂皇帝那是亲妈说儿子,就是打一顿也没什么。可是她要是跟着太后说:“你儿子到底是皇帝,天下之主,您老人家就是他亲妈也该对着皇帝儿子和蔼点。”子骊敢保证,太后立刻牛脾气上来把她骂一顿赶出去。
刚进宫就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子骊只能叹息一声了。“太后生陛下的气,陛下埋怨太后都是因为太后和陛下母子情深的缘故,臣女认为天下之情莫过于母子之情。即便君臣之义,夫妻情深都赶不上母子之间的感情来的纯粹无私。太后一心为了陛下着想,心里有什么脸上全挂着,陛下认为全天下只有太后最能体谅他的心意,不管天下人如何看,如何议论,太后总是站在必陛下身后全力支持陛下的每个决定。至亲至疏,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深知自己的心意,却没说出口,日常相处起来反而是别扭了。记得臣女小时候一次跟着母亲去走亲戚,见着母亲总是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就以为母亲不喜欢自己,喜欢亲戚家的孩子了。我年纪小不懂事就和母亲闹别扭,结果被母亲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我越发的伤心回家哭了一晚上,第二天都生病了。”
“那都是因为你母亲当着亲戚的面只能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她心里深爱的还是你啊!世界上哪有母亲不疼孩子的?就算是自己的孩子再不好,看在娘的眼里也是最好的。”太后显然听进去了子骊的劝慰,思绪完全跟着子骊走了。
“正是如此,太后和陛下的今日岂不是和当日臣女一样钻了牛角尖了。太后担心有小人攻讦陛下,陛下则是认为太后是最了解他心思的人,只是太后和陛下虽然心里都装着彼此却误会了。不如太后和陛下开陈布公,说出心里话,母子的隔阂自然消失了。”子骊端了杯茶放在太后手上。在子骊看来太后不想皇帝一个劲的不是修陵寝,就是给□□皇帝歌功颂德显示他的孝心,是担心别人会想起来皇帝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会想起来倒霉的哀皇帝。太后越是对着皇帝证明自己能力的举动不感兴趣,皇帝越是认为就连他的亲生母亲也不赞成他当初抢夺皇位的举动。
别人骂皇帝篡位□□皇帝还能生气,还能把人抓起来杀掉。可是自己的母亲都不看好他,对于皇帝来说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悲哀和孤独无助啊。母子两个都固执的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却被彼此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