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1 / 1)

这种程度的咒骂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更别说流言就是他请人放出去的,这么闹过之后,一时间,京城百姓都知道凶宅易主了,买下它的是贾恩候。反正名声已经不能更丑,不如借此炒作,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宣传,君子别院还没开张,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凡是又都两面性,有利就有弊。

宣传力度太大带来的问题是,开张的头一天,贾政终于听说了大哥将城南头的凶宅买下来一事。回府之后,他就往大房去,走到了地方才想起来,院子已经调换过了,贾赦住在荣僖堂。

兄弟俩到底碰了头。

听说大哥买下了城南那凶宅。贾政开门见山,直接问出心里话。

听说前任家主姓黄,是个生意人,本来家财万贯的,搬过去才七八年就倾家荡产。便是再便宜,那宅子也买不得,你糊涂啊!

还是让母亲帮忙参详,早些脱手,莫给府上带来灾祸。

作为一个死迷信,贾赦是有很多忌讳的。

他的别院明日要开张,便宜弟弟今日劝他转手,简直是触霉头。

贾赦本就不是良善之辈,在史太君跟前服顺的态度也不过装模作样罢了,他轻浮的笑道:哥哥我人格魅力大,黄老爷非得把那宅子白送给我,那不是府上的公产,是我私人的玩意儿,带不带煞干你屁事。

你!贾政气得发抖,指着贾赦怒斥,你简直粗鄙!

说得一点没错,老子就是粗鄙。

你高尚,浑身上下包括头发丝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贾赦觉得自己已经够客气了,要是他隔壁卖小馄饨的大姐,遇到这种多管闲事的一般就四个字:滚你娘的!贾赦转身进屋,走了两步又停下来,你大可以找母亲说道,家法还能大过国法?

贾政脸色难看极了。

荣国府的规矩是:老太太当家。

大清朝的规矩是:内宅妇人不得管丈夫事,女有三从四德。

家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罢,史太君就算有天大的胆,也不敢对贾赦在外头的事指手画脚。贾赦已年至不惑,不是少年,为娘的什么都过问未免管太宽。贾政也想到这个,他气得不轻,眼看兄长就要进屋,又说:白送的也罢,你翻修是要做什么?

这话倒是有意思。

贾赦站在屋檐下,笑眯眯转过身来。

二弟以为我要做什么?

最有可能的是两种。

自己住,或者养外室。

他都搬到荣僖堂来了怎么也不会主动让出,真是在外面有人了?

这种事,还是少管的好。贾政含糊了两句就告辞了,大老爷懒得与他计较,看人走远了就转身进了屋。

贾赦这回真是壮了胆儿,头两日,四爷给他回了封信,说是为了防后患,他已经将事情说给康熙听了。在他嘴里,那别院成了荣国府大老爷为京城里读书人做的好事。

将规则说明白之后,康熙就乐了。

按照胤禛的说法,贾恩候买的是上好的茶叶,品种很多,按照客人的口味选择冲泡,还会提供一些糕点,十文钱能收回成本?

这事的确新鲜,老四你怎么看?

胤禛坦然地说:早些时候儿子就听说了这事,是以,生辰那日特地给贾家递了帖子,接触过后发现,贾恩候是个大通大智之人,行事的确有些不羁,却不似坊间传言那般污浊不堪。

很高的评价,这倒出乎了康熙的意料,他没想到胤禛也会夸人。

你的意思是,他是隐士高人?

玄学一派的,有多大的本事相信很快就能知道了。

佛家通天地。

玄门晓古今。

对他们,世人都是存有敬畏的。

这么一说康熙倒来了兴趣。

胤禛趁热打铁说:儿子还查到一件事,那别院之前是一位黄姓商人的居所,因为偶然,贾恩候为他解了心中疑惑。黄老爷心怀感激,将宅子白送出去。说起来,那宅子在京城里是很出名的,城南头的三世凶宅四爷将来龙去脉理清楚,康熙就明白了。

玄门是讲求缘法的,他用白来的宅子回馈百姓,搞个君子别院正风气,顺便为自己正名,正宗的玄门弟子绝对不是在大街上逮着人就说这位爷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的家伙。

这两年,京城里的青楼歌馆多了不少,八旗子弟总往那些地方跑,静心做学问的人越发少了。儿子以为,君子别院可以提倡。胤禛没深入分析,他能想到的,做了四十年皇帝的康熙自然也能。同青楼、赌坊、歌舞馆相比,胤禛口中的君子别院简直是片净土。

对贾赦,康熙已经有了不错的印象。

他是荣公膝下长子?朕记得,他不是个争气的。

儿子听说贾恩候是老国公夫人养大的,学问做得不好,人品倒是不错那些难听的说法大多是谣传。

对四爷这番话,康熙信了五成。

他的意思是这事就交给四阿哥全权负责。

最新小说: 【黑执事乙女】恶魔日记 野风入夜(兄妹骨科) 我订婚后他们都破防了 于小姐不嫁人 被拽落的月亮 团团圆圆 池鱼 心锚 天才科举路 炽源(gl纯百)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