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是伶牙俐齿的,这根本就不用人带。
对于兄妹两人之间的互怼,咳咳,不对,应该说是互动,林如海选择性的无视掉了,而是低头看起了林子轩默写出来的试卷。
林子轩的天赋其实是很不错的,过目不忘的能力不是谁都能有得,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很大的金手指了,只是考试光光是过目不忘也是不行的。
尤其是古代的考试,那策论的格式,一向就是林子轩不怎么喜欢的,而一个人不喜欢的东西,即便是有着天赋也不可能做得多么的好。
当然,天赋好还是有优势的,那就是再不喜欢,却也不会太差,简单点来说,那就是不上不下的,或者说是处于中上的位置,随大流。
这样的成绩若是放到萧寒羽面前,那是完全不够看的,对方虽然没有林子轩那样的天赋,但是作为压倒了一群天才的人,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天赋更强。
若是放到江南的话,就林子轩这篇文章,林如海粗略估计,大概还是能中举人的,不过名次的话,怕是要很靠后了。
好在这并不是在江南,而是在京城,没有那么多的才子,这篇文章排个二十多名还是差不多的,虽然并不够出彩,也远远比不上林如海当年。
但以林子轩现在这个年纪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很优秀了,这不是林如海这么看,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虽然说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但这样的人还是很少见的,十四岁能够考中举人,在古代就已经算得上是天才般的人物了。
其头上的光环,并不会逊色于考中江南解元的萧寒羽,所以林如海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并没有觉得林子轩学得不用心,写得不认真,而是很欣慰的样子。
当然,为了不让儿子骄傲自满,林如海并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是挑了些不好的地方,把儿子叫到跟前来,好好的讲述了一番。
自己的问题自己其实知道的才是最清楚的,虽然看起来这些年他学得好像挺认真的,但林子轩知道,自己那都是在假努力。
若不是有着天生过目不忘的能力,就他那所谓的勤奋程度,那别说是考中乡试了,怕是连院试都很难过得去,古代秀才虽然多,但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不过知道归知道,一直以来都懒散惯了,想要改那也是很难的,而且林子轩估摸着,按照他这样的勤奋程度,将来估计也能考中进士。
虽然状元探花榜眼什么的是不用想了,但是混个二甲进士那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