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董天悟也笑,他为什么不笑呢?求仁得仁,还有什么不满意吗?
“你……真的信我吗?”分别的时候,这句话,他却还是问出了口。
“……不信,当然不信……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了—但那又怎样?我依然可以相信‘利益’,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是吗?”沈青蔷昂首回答。
“是,该当如此……”董天悟轻声道。
袍袖翻飞,猎猎作响,人已不见—只那最后一句话落在风里,辗转回旋,宛如叹息。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七夕,是在这连天上的牛郎织女都能鹊桥相会的节日里。可私语的却绝不会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沈娘娘,你究竟想知道什么?”董天悟道,“但凡我所知道的事情,但凡诏卫能得到的消息,尽管问吧,知无不尽就是。”
“那好,那你告诉我,在桂花树下死去的那个人—那个皇上一直再等的人,‘白仙’娘娘,她的故事,她的秘密,把你所知道的,都告诉我。”
“……你和紫薇的事情,皇上已经知道了。其实他早就知道了,但是他什么都没说—有时候我甚至想,也许我们此时此刻在这里所说的话,全都逃不出他的耳朵,那也说不定呢……天子、天子,苍天之子—人真的能斗得过天吗?”
沈青蔷忽然一笑,月朗风清,四下洞明:
“即使斗不过又怎样?即使会死在这里又怎样?无论如何,我总要试一试的。”
第四十九章佳音(1)
夜愈深了,点翠手里捧着针匣,站在原地,全然不知该当如何是好。
“点翠姐姐,咱们先收拾了香案回去吧,主子和玲珑姐姐不见咱们,自然会径直回平澜殿的,说不定这会儿都已经在路上了呢。”小乔子揉了揉眼,嘟囔道。
点翠看了看天色,斗柄已转过了一角,心想主子和玲珑姐姐该去了有近一个时辰了吧?怎么还不见回转?玲珑姐姐……她可还没有“乞巧”呢。
她垂首看向怀中的针匣,里头插着整整齐齐两把七夕针,都是“七七成喜”,针尾结在一处,丝线上系着红绸。一家有几个女儿,便要供几副乞巧针在神龛里的,这样织女娘娘才能保佑这些个女儿人人心灵手巧,人人诸事顺遂。
于是她咬咬牙,说道:“继续等—主子没吩咐,咱们就是不该随意离开的。”
两个小内监对望一眼,也只有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小梁子答:“姐姐说得是,那便再等等吧……”
他的话音还未落,忽见远处花丛背后竟然透出忽明忽暗的火光来,小梁子眼尖,已急道:“姐姐,快看。主子回来了!”点翠定睛一望,果然像是宫眷们行夜路时提着的气死风灯,不禁心头一喜,向前迎上两步。
—脚一迈出,心下却又转为疑惑,那方向绝非流珠殿,倒似从锦粹宫外而来的。
怎么会呢?四年之前,这里明明已下了如山禁令,里头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的……点翠正狐疑,那点点灯光已到了跟前,果真不是青蔷和玲珑,却也不是流珠殿的一干宫女太监,分明是一位带了四位从人、盛装华服的主子娘娘!点翠凝神望了很久,突然恍然大悟:那人竟是久未谋面的杨惠妃!
点翠只觉脑中“嗡”的一声,当即怔住,呆若木鸡。她心中转过的第一个念头赫然便是—该不会万岁突然变了主意,叫惠妃娘娘来颁赐死的敕令吧?陛下要掩盖昭媛娘娘的丑事,所以……所以……终于要叫这锦粹宫上上下下的“余孽”像多年前的染蓝那样,全数“殉主”去了吗?
一念及此,心中都冷了半截。也不见礼,更不叩拜,只是愣愣站着。
自“悼淑皇后”去世,惠妃杨舜华便已是后宫独大。但她却仿佛全然变了个人似的,一改往日的骄横性子,深居简出,只是在庆熹宫内守着自己的儿子宁静度日。短短四载光阴,倒似削减掉一半的胭脂色,此时也不过三十出头年纪,脸上却已满布疲态,眼神暗淡,竟真似个人老珠黄的妇人了。
她见点翠只是呆立着,却也不怪罪,只是轻叹一声,说道:“这里,本宫也四年没进来了呢!倒似荒芜了不少……”
第61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