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个念头在如懿心中纷转如电,她疑惑道:“你才入宫,连我也是刚刚知晓这件事,怎的皇上那儿就知道了?实在是蹊跷!”如懿看眼容珮:“你且让三宝仔细去打听。”
容珮答应声便出去了,如懿想了想,又叮嘱道:“惢心,今日你入宫,旁人怎么问都得说是只来给我请安的。旁的字都不许提,免得麻烦。”
惢心连忙答应了,担心地看着如懿道:“皇后娘娘,奴婢不知道该怎么说,从前日日陪着您倒也不觉得什么,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如今在宫外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回头看看,真觉得娘娘辛苦。娘娘憔悴了那么……唉,若在寻常人家,孩子没了这种事,哪有夫君不陪着好好安慰的。可在这里离,扯上天象国运,连娘娘的丧子之痛也成了莫须有的罪名。奴婢实在是……”她说不下去,转过头悄悄拭去泪水,又道:“奴婢不能常入宫陪伴娘娘,但求娘娘自己宽心,无论如何,都要自己保重。奴婢会日日在宫外为娘娘祈福的。”
惢心不能再宫中久留,只得忍着泪依依不舍而去。
第二十二章妄事
宫中骤然生了这样的变故,如懿也无心留她在这是非之所,便让容珮好好送了出去。这样纷乱着,到了午后,宫中的嫔妃们也陆陆续续来探望,忻妃与淳贵妃固然是半信半疑,然而余者,是带了幸灾乐祸的神色,想要窥探这昔日好姐妹之间所生的嫌隙。
如懿倒也不回绝,来了便让坐下,也不与他们交流,只是静静地坐在暖阁里,捧了卷诗词闲赏。如此,那些聒噪不休的唇舌也安静了下来,略坐坐,她们便收起了隐秘而好奇的欲望,无趣地告退出去。
面上若无其事并不能掩去心底的波澜横生。容珮壁收拾着嫔妃们离去后留下的茶盏,壁鄙夷道:“凭着这点儿微末道行就想到娘娘面前调三窝四,恨不得看娘娘和愉妃小主立时反目了她们才得意呢。什么人哪!娘娘受委屈这些日子她们避着翊坤宫像避着瘟疫似的,有风吹草动,便上赶着来看热闹了。”她啐了口,又奇道:“今儿来了这几拨人,倒不见令妃过来瞧热闹?”
微微发黄的书页有草木清新得质感,触手时微微有些毛躁,想是翻阅得久了,也不复如昔光滑。而自己此刻的心情,何尝也不是如此?像被双手随意撩拨,由着心思翻来覆去,不能心安。如懿撂下书卷,漫声道:“令妃怀着第胎,自然格外贵重,轻易不肯走动。”她揉了揉额头,“对了,三宝打听得如何了?”
容珮有些愧色:“御前的嘴都严实得很,三宝什么都打听不到。好容易见着了凌大人,凌大人也不知是何缘故,这事便下抖了出来。”
如懿沉吟片刻:“那永琪呢?人在哪里?”
容珮道:“听三宝说五阿哥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什么动静也没有。”她想了想道,“娘娘,您觉得五阿哥是不是太沉得住气了,自己额娘都被禁足了……”
如懿垂首思量片刻,不觉唏嘘:“若论心志,皇上这些阿哥里,永琪绝对是翘楚。这个节骨眼上,去求皇上也无济于事,反而牵扯了自己进去,还不如先静下来瞧瞧境况,以不变应万变。”
京城的晚春风沙颇大,今年尤甚,但凡晴好些的日子,总有些灰蒙蒙的影子,遮得明山秀水失了光彩,人亦混混沌沌,活在霾影里。偶尔没有风沙砾砾的日子,便也是细雨萧瑟。春雨是细针,细如牛毫,却扎进肉里般疼。疼,却看不见影子。
细密的雨丝是浅浅的墨色,将百日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