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生也很果断,说声拜拜就把杨老先生摘出去了,回头挥洒自如地应付这大帮子官员,对他们谈到投资建厂的系列设想,还说合同签可能就得赶工期,新商品争取在春节前上市,利用海外华裔家庭都会大办年货的习惯赚到第桶金。
就这么下子,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正事上,跟在队伍后面的李辉大声表示,这方面完全可以放心交给他,保证加班加点完成建厂项目。
马镇长恨恨看着又来抢风头的李辉,小声冷言冷语地讽刺他,“正式合同都还没签,李经理现在就拍胸脯实在太早了吧?虽说能者劳,你手里的工程都还没做完呢,这就看着锅里了?”
马镇长也是仗着方先生听他们的本地话不太懂,才大着胆子当面跟李辉对战,脸上倒还是笑着的,表面看来简直派和气。
唐青宏在旁听得好开心,这两人还真是难解难分呢。
李辉嘴巴都快气歪了,脸上也不得不挂着笑,背着大家用手肘狠狠顶了下马镇长的肚子。
唐青宏个子小,又是存心看戏,把这招看得分明,当时就捂着嘴偷笑起来。
马镇长发出声闷叫,脚踢在李辉的小腿上,李辉顿时个踉跄,当着众人的面摔了个大马趴。
这下不止唐青宏笑得欢,两个考察团和镇上的干部们全笑了起来。走在最前面的那排听到笑声才回头,看到李辉正狼狈不堪、手脚并用的爬起来,除了李书记和唐民益,其他人都没忍住,脸上各有各的笑法。
李辉年轻气盛,哪里忍得下这口气,时忘了自家叔叔三令五申要以大局为重的叮嘱,扑上去就要掐马镇长的脖子。看着两人闹得又要上演全武行,李书记气得脱离第排队伍冲过来厉声喝止,“李辉!你疯了?快停手!”
唐民益也住脚步,为李家叔侄及时圆场,对方先生和考察团的其他人微笑着说:“我们不如跟着小袁走,他主管山货统收的事情,我们视察完仓库,再跟他去欣赏下人工培育的菌种。不过路比较远,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可能会很累。”
初到这么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方先生和考察团都还比较高兴,呼入胸腔的空气那么新鲜,也早就知道这里交通不太发达,于是都笑着点头。方先生拍着他的肩膀说:“走累了唔要赶,lunch安排丰盛点就ok啦!”
浩浩荡荡行按照唐民益的安排,跟着袁正峰走了两趟,午餐就在袁家所在的那个村里安排。那个村子的村民们最喜欢娃娃镇长了,得到消息早就各家起合作,跟操办酒席似的大整饭菜,这二十几人坐了三桌,地道的农家风味获得致盛赞。当然,今天这事是有报酬的,虽说村民们都推说不要,但唐民益今天早就让许主任把钱发到户了,政府可不能占这些淳朴百姓们丝毫的便宜。
杨先生和许主任以及木家的家三口也准时过来,杨先生对木愚的父亲木谨态度十分尊重,还安排木家夫妻坐在自己身边。而李书记被侄子丢了那么大的丑,总觉得别人都在笑话他们,灰溜溜地跟县里下来的几个领导另坐桌。木愚、袁俊和唐青宏这三个孩子就跟其他女眷坐在爸爸他们的隔壁桌,唐青宏吃的东西还跟其他人不样,是谷老亲自给他开的小灶,盅滋补药膳让他喝得很香,但时时停不了注意大人们的谈话。
爸爸就坐在杨先生的对面,几乎跟儿子背靠着背,听到杨先生提及木妈妈编制的藤艺用品也很漂亮时,唐青宏眼睛发亮,忍不住用背脊撞了爸爸下。爸爸头都没回,就很自然地对杨先生提议,藤编工艺也是个不错的投资方向,成本非常低、技术难度小、易于运输,主要是价廉物美,配合机器操作的话,产量和销量都能上规模。
木妈妈虽没见过大场面,但也怯怯地别着普通话为镇长作证,“是呀……这门手艺简单着呢,咱们这的大姑娘小嫂子都会,就算不会的,教个几天就能带出熟手,做出来卖得便宜,咱老百姓也用得起。”
方先生笑着打趣杨先生,“介还用考虑?你唔做我都做!”
唐民益看杨先生思索的样子确实是有点兴趣,就趁热打铁道:“木雕虽好,但技术难度很大,优秀的成品费时久、卖价高,是只有少数人能够消费的奢侈品;藤艺编织费时短,卖价低,盈利很快,这部分利润拿来贴补培养木雕工艺厂的前期投入,您看是不是相辅相成?”
看看自己的老婆和唐镇长,木谨这个老实头也开口了,“杨先生,真的很感谢您看得起我,我心里清楚,您支持我们前期肯定要投不少钱,我这门手艺可难了,带出批合格的徒弟得花上好几年呢,您要是能在别的事上赚些回来,我们心里也好受点,不然就欠您太了。”
话说到这里,杨先生也微笑起来,“艺术是项长远投资,我倒不介意资金问题,不过既然老方都想插手,那肯定是本万利的生意,我不能让他抢了。小唐,你可真是见缝插针啊。”
这就是基本谈妥了,唐青宏在爸爸背后听得很是兴奋。袁俊看他忘形地咧开缺了颗牙的嘴,先是愣了愣,随后捧腹大笑,“哈哈,宏宏!我就说你今天怎么不爱理人!哈哈哈,你换牙了!”
木愚那张总是木着的脸都忍不住露出丝笑容,同时也笨拙地安慰唐青宏,“换完,就好看了!”
唐青宏捂了捂嘴,可是越捂得紧,袁俊就盯着他看,搞得他恼羞成怒破罐子破摔,干脆把手放,“笑吧笑吧!笑不死你!你也笑不了几天了!”
下午送走大家的时候,镇上的宣传科张科长也被带上块去了县里,还开走了那辆破吉普,说是县宣传部叫他去县里领会精神,学习怎么落实新机遇新挑战下艰巨的宣传任务。
镇上的干部们目送那几辆车陆续开远,马家父子立刻带头发起牢骚。明明是唐镇长找来的项目,县委这样路跟着,人都不留在镇上过夜,摆明了是要摘果子!
唐民益神情沉稳地开解他们,“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两位港商经过今天的参观考察,对我们的环境基本满意。仓库、菇房都很不错,今天午餐的饭桌上就有小袁人工培育的几种山菌,大家吃得赞不绝口,连县里的领导们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嘛。”
马书记脑子也变灵光了,“对对!技术在我们这,好菌种也在我们这!厂还能建到哪里去?”
许主任笑着在旁边搭腔,“杨先生对木疙瘩那家态度好得不得了,他的钱肯定跑不到别处去!方先生也是,只跟唐镇长和你儿子聊得来,我们谁都插不上嘴呢。”
当天晚上八点的时候,方先生的电话打了过来,跟唐民益讨论个情况,说县委李书记缠着他们谈了很久,希望他们把厂建在县里,还许了不少优惠条件,但方杨两位都没有表态。既然他们是先跟唐民益谈的,镇上开出的条件本身也很优惠,考虑到各方面的长远利益,他们不会考虑在别处建厂,还对李书记这种行为表示了愤慨,让唐民益小心这位野心勃勃的领导。
方先生把话挑得很明,唐民益非常感谢他的关心,但还是为李书记圆了场,说县委也有县委的难处和考虑。只要大家心里有数,从实际情况来做决定,就能化繁为简,不因外力而干扰到彼此的合作。
唐青宏在旁边听得很生气,等爸爸把电话放,就忍不住挤兑李书记,“他个上级领导,急着要摘下面乡镇的果子,吃相也太难看了吧!爸爸,您为啥帮他说话呢?”
唐民益面色轻松,毫无怒意,他都觉得爸爸快成圣人了。
“宏宏,少担心这些事,你还是个孩子。爸爸跟你说了少回了?”
他看着爸爸隐隐带有笑意的眼睛,意识到爸爸肯定不是可以容忍李书记那种官的“圣人”。
“爸爸,您说句‘山人自有妙计’给我听。”他撒着娇想要看到爸爸的另面。
“……”唐民益对儿子粘在自己怀里的模样没辙,照着儿子的要求说了,可唐青宏还不满意,摇着小脑袋继续叫,“不是这种口气,表情再深沉点儿,还要笑着说。”
作者有话要说:存稿都用完了,但愿我能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