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番外:高光宗</h1>
高光宗记得很清楚, 第一次见到她时, 是在弘启十七年的八月。
那日天下着雨, 他接了父亲回家, 在院子里看见了站在杨姨身边的她。
他想, 他大概是有些厌恶她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过了许久之后,他依然能清晰地回想起初见她时的场景。
他无法否认她的确生的极好,肌光胜雪, 眉目如画,端丽明艳。他一眼就看出她身上穿着的是杨姨的衣衫,当时心里就有了三分不喜。——尽管这不大合身的衣裳也不损她的容貌, 反而让明丽娇艳的她多了一些楚楚可怜。
一向热情的父亲对她也很热情。她轻声唤他父亲:“姑父……”
高光宗见她粉面含笑, 心头一跳,冲口说了一句:“唉, 秋天来了, 秋风也该起来喽。”
她还没说话, 他的脑袋就被父亲打了一下。他嗷了一声, 转身回房。行了数步后, 忍不住再回头看,正好看见她几近完美的侧脸。
他的父亲笑呵呵地正同她说着什么。她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意, 不见丝毫窘状,仿佛他先时讥讽她上门打秋风那句话, 她根本不曾听见一般, 更遑论面带羞惭之色了。
忽然觉得没意思起来,不轻不重哼了一声,高光宗回了书房。
原本打算回书房看书的他,对着面前的书,却好半天静不下心来。
他母亲早逝,父亲今年续娶了从宫里出来的大龄宫女杨氏。对于杨氏这个占据了她母亲位置的女人,他没多少好感,对于杨氏所带来的远房侄女,他就更谈不上亲近了。
——杨氏倒也罢了,毕竟是他继母,看在父亲面子上,他愿意给她尊重,拿她做长辈。只是她所谓的侄女小杨氏又是谁?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还真要在高家长住?
一想到这里,高光宗莫名地有些不自在。他站起身来,走了几步,待行至门口,他就返回去坐下,翻开书,大声读了几句。
小杨氏果真在高家住下了。
同在一个屋檐下,高光宗看她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只要一见到她,就觉得身上刺得慌。
她生的美又怎样?还不是父母双亡,从乡下跑到这里来?丝毫不懂礼数,又惯会在长辈面前装乖。高光宗不明白,为什么她能很恭敬地唤他父亲“姑父”,唤杨姨姑姑。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成了硬邦邦的“高公子”?
于是,他忍不住对她道:“喂,我生于弘启元年六月二十九。”
“六月二十九?”小杨氏愣了愣,眼中竟闪过一丝怀念。
高光宗莫名觉得不快,他没好气道:“所以,你该叫我一声哥哥,知道吗?”
生的好看又怎样?半点规矩也不懂。
不过,他这般指点了她,她只要不是傻子,都会听话地尊称他为兄长。她说话声音娇美,一想到她能软软地唤他“哥哥”,他有些兴奋,又有些期待。
他板着脸看着她,唇角微微翘起,却见她神色微微一变,轻轻摇头。他心说,不好,难道她竟年长于他?她若年长于他,那他岂不是要唤她一声姐姐?
那可真是大大的不划算了。
他听她一字一字说:“我有哥哥。”
他听得发愣:“什么?”这有什么关系吗?
他看见少女轻笑,仿若初绽的花朵,听她轻声说着:“我自己有哥哥,所以我不叫你哥哥。”
高光宗心头有丝微妙的恼意,可是他对她口中的“哥哥”,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她年纪小于他,却终究是没唤他“哥哥”,而是叫他高大哥。
对这个称呼,高光宗并不满意,但他明白,他毕竟不是她亲生的兄长,她这么唤他,并没有错,但到底是有些不甘。
他抢白了她几句,又提出要她帮他誊写话本。——他自幼喜好读书,中了秀才后经营书肆,看别人写话本能赚钱,他便也生出了这样的心思。
其实他自己并非不能誊写,可他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就拉上了她。他对自己说,高家不养吃白饭的,得给她找些活儿干。
小杨氏倒也听话,果真替他誊写。她字迹工整,誊写也认真。只是这人在誊写的过程中,修改了他的一些小错误。这让他尴尬、不自在之余,又有些钦服。
她比他想的,要厉害一些嘛。
小杨氏帮他誊写,他没了抢白她的理由,但是在相处过程中,他时常忍不住会同她争执两句。他也意识到这样不对。他毕竟是男子汉,整天为难一个小姑娘做什么?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高家又不缺一个人的口粮。
于是,在后来,他就有意识地克制了。只不过那次在他说起关于对皇帝驾崩京中大变的猜测时,她态度古怪,直言他说的有误,两人又不欢而散。
高光宗自己后来想了想,他和小杨氏相处,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个多月,其实也没什么好回忆的。可是那期间的一些小事,他竟然又记得十分清楚。
后来小杨氏也写了话本子,两人一起去书局找莫七爷刊印。再后来,遇上朝廷查禁.书的人。再后来,他们会指话本子里有讽喻朝廷的内容……
他当时是真心想维护他的。——尽管他俩平时并不和睦,可他仍不想她被带走关入天牢。
但是当那个神情冷峻的男人出现时,一切都不一样了。
高光宗意识到了不对劲儿,尽管他不明白这不对劲儿来自于哪里。从那人出现时,站在他身边的小杨氏就隐约显出了不安。
当被白大人的人带走时,高光宗心里尚存有一些侥幸。他们带走了他,能放过她也行。
——她再不讨人喜欢,也只是一个小姑娘而已。天牢那种地方,男人进去都要脱一层皮,何况她是个女子?
他想着,那些人只消把他们写的话本子看上一遍,就会知道他们是无辜的。
在天牢里待的数日,高光宗并未吃多少苦。他单独一间牢室,倒也干净。期间有人审问过他,问他同小杨氏究竟是何关系等等。
高光宗唯恐有诈,一口咬定她是自己表妹。两个话本子都是他写的,她只是为他誊写而已。她识字有限,也看不出什么不妥……
他想,他这般维护她,等她知道了,定然心中感激。算了,不求她感激了,只希望她日后见了他,多笑一笑,两人和和气气就行了。
——这念头一转,高光宗又有几分不自在。他心说,其实她也不是真的不懂礼,她自那日后每次见了他,都会恭恭敬敬唤他一声“高大哥”。他让她整理书籍文稿,誊写话本子,她也从没拒绝过……
在天牢中的那些日子,高光宗除了应付审问,其余时候皆是在胡思乱想。一时想到自己进天牢,父亲不知该担心成什么样;一时想到小杨氏只怕要万分自责;一时又担心书肆生意;一时又忧心他真被冤死,可该怎么收场……
半夜在天牢里睡不着,他暗暗爬起来祈祷:“老天一定要助我此次度过难关。嗯,保佑我爹爹身体康健……”他想了一想,又加了一句:“也保佑杨姨吧。”
毕竟杨姨现下是父亲的妻子,只父亲一个人身体康健也不好。
这么一想,似乎只把小杨氏给漏下了。
高光宗定一定神,又加了一句:“也保佑她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
在天牢里待了数日后,高光宗得以出狱。重见天日的他,站在阳光下,竟有些鼻子发酸。
看来他的祈祷起了作用,他果真度过了此次难关,无罪释放了。
可惜的是,无论是《青娘传》,还是《潜龙腾渊录》的文稿都被扣下了,他是空手回的高家。
父亲高屠户在门口燃放鞭炮,又在院子里放了火盆,要帮他去处晦气。继母杨氏也在一旁含笑看着他,眼睛却隐隐发红。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父亲轻拍他的肩膀,声音有点哽咽。
高光宗自己也心里酸涩,点头:“孩儿不孝,让爹爹担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高屠户重复着简单的话语,眼圈儿也红了。
杨氏擦拭了一下眼睛:“瞧你这几日都瘦了。我和你爹新做了一桌子菜,都是你爱吃的。你且歇一歇,就去吃饭……”
高光宗将视线转到了她身上,轻声道:“多谢杨姨。”他目光微转,心中疑惑,为何独不见小杨氏的身影?
他本有心询问,可转念一想,这时候问起,倒像是他很关心她一般。是以他暂时压下此事,同高屠户与杨氏一起去了堂屋。
到了吃饭时,仍不见小杨氏,他佯做无意,问道:“她呢?”
“谁?”高屠户微愣,“什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