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币</h1>
淮河在京杭大运河上面,处于中段,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淮河的干流之后,就逐步的转入到了支流,淮河干流,一直向西南方向,最终到达河南南阳的桐柏山,虽然同属于河南,可是跟汴梁,可是差十万八千里。
有运河还有一些支流,在这些支流之中,可以一直行进到应天府,然后转入到其他的河流之中。
说起来,从宿迁过来,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从淮河直接走京杭大运河,然后转入黄河,不过这一条路,实际上,在这个时代,那是不可能,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黄河,现在不全是在北宋的手中,北宋掌握的只是到河北附近,然后接下来,就属于辽国的地盘了。
这一条路,实际上是不通的,应天府也就是在跟淮河的这一条支流的联通之中,形成了前往江南的一条路,成为四京之一。
500多里的距离,以船队超过了100里每天的速度,也就是5天的时间,当然了,因为宿营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实际上,赵信抵达应天府的时间,超过了5天,达到了7天,可是到达了应天府之后,应天府到汴梁的路,就非常的简单了。
这是整个北宋水域之中,最重要的一条水域了,这是一条联通整个北宋的生命线,每年运送到汴梁和京畿的物资,都是从这里运送过去。
不过上百艘的超级大船,在这个时候,还是相当的引人注目,大船在这一条航道上面,并不是很少见,可是上百艘聚在一起,还是以这么快的速度行进,就非常少见了。
在应天府,本身,这一个船队是会遭遇阻拦的,四京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汴梁多一条屏障,防止被人随随便便的进入。
一条如此庞大的船队,不问问情况,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当他们看到了整个船队的旗号之后,就收起了心思。
赵信前往汴梁,是按照规则,提出了申请,并且得到同意的。
或许,中间晚了半年的时间,可是对于这些枢密使来说,别说半年的时间了,就算是晚上一两年的时间,也算是比较正常的,这些枢密使的事务繁多,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能够前往汴梁,已经不错了。
在高层之中,赵信的名声不小,甚至在顶尖高层之中,赵信的身份,也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或许,因为赵信的到来,会让一些人警惕,可是这些人注定不包括应天留守。
北宋的四京之中,最强的当然是东京汴梁,这是一个北宋的首都核心,城市的规模,远远大于其他的四京,几乎是10倍的差距,可是在汴梁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大名府。
大名府是北方的重镇,是北方抵挡辽国的重镇,一旦双方的关系紧张,北宋必然会派出一个重臣到大名府驻扎,同样的,大名府也是除了汴梁之外,驻扎禁军最多的一个城市。
相对于汴梁和大名府,其他的两京,就差了很多,在这个相差之中,河南府又在应天府之上。
河南府,也就是原来的洛阳,虽然经过了时代的变迁,现在的长安和洛阳,已经不是唐朝时候的长安和洛阳了,可是他们的历史和底蕴,让他们的重要程度依然不低,这中间的,完全没有底蕴的应天府,就差了很多。
跟大名府的留守,兼任枢密副使,河南府留守兼任京西西路的转运使,应天府却不是京东东路的转运使,就这一点,就看出来应天府在四京之中的地位。
赵信抵达应天的时候,正好时间在中午,他们预定停船时间,在3个多时辰之后,应天府,虽然是四京之一,赵信却没有想要停留,见到了大名府,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失所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起大名府还差一个档次的应天府,当然引不起他的注意。
应天留守一门心思过来,却没想到,连赵信的面都见不到,这种感觉分外的不爽,可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办法,整个船队,甚至连应天府都没有停留,直接就出去了,他甚至连拜访的机会都没有。
赵信当然不会把心思放在这里,他关注的,是接下来的道路。
从应天府到汴梁,差不多要300里的,这虽然说是一条比较出色的水道,可是这里是隆冬,哪怕他们已经提前预见到了问题,变化依然有。
在4天之前,因为冷空气的入侵,京畿地区,下了3天的大雪,伴随着冷空气和大雪,气温急剧下降,目前,运河已经有了冻结的迹象了。
好在,这一场雪不算很大,三天的时间,也积累的不多,天放晴了之后,气温迅速的提高,在这样的气温之下,冰层并没有进一步的加厚,在汴河之上,只是浅浅的薄冰。
赵信的庞大船队,当然不会是单纯的船队本身,必须要有前导和后卫的,这个前导,主要负责打前站,为他们清理宿营地带的问题,防止有人阻挡,能够容纳100艘1200石大船的宿营地,这不是简单的找的,整个行程之中,才勉强的找到这几个。
其中,最近的一个只有70里的距离,为了迁就这个宿营,赵信的船队,甚至才开了六七个小时,就停下来了,驻扎下来。
过了应天府之后,因为这一条航道,是北宋最为重要的航道,类似应天府这样的港口,也很多,到时不用选择,直接找到城市周围进行宿营就好了。
定海军的旗号,还有东府的同意,这都是较为正常得,再加上定海侯的身份,在每个地方,都可以得到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