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决战西夏(写了一百多万字了,到现在我也不懂是怎么分卷的,只能这样了。)
王铮和陈琦韩庚一连研究了两天敌情,可是他越是揣摩,就越是难以看出西夏军的意图。
现今已是三月二十四日,距离约定的奇袭兴州和怀州的日期,仅剩下十天。时间不多,已容不得他在延州墨迹。
于是当日,王铮开始下军令。
着雁山卫、陇西卫和剑南卫,即刻出兵西夏,试探性进攻西夏的城池。
不打打看,王铮的心里就没底,就看不出李昊的意图,也无法侧翼掩护,那三路兵马奇袭兴州和怀州。
之所以是试探性进攻,主要是牵扯住西夏的重兵,能打下来就坚决打,打不下来就即刻转战到其他的城池。无需和西夏的精锐硬拼。
两日后,雁山卫和剑南卫都接到了军令,三个卫镇在年前就开始练兵和筹备,早已准备妥贴随时待命。
三月二十六日一早,三路大军近三十万野战卫军精锐,近十万边军作为辅兵驮运粮草战械等军资,浩浩荡荡从三地出发,直扑最近的西夏城池。
大战起,风云动,西夏王李昊,即将迎来强大大郑的倾力一击。王铮誓要诛杀了那个西夏的穿越者。
有他在,西夏和大郑的边境将永无宁日,他王铮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一战,不是那人死就是王铮亡,两个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后世人,不可能并存于世。
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那人应不是女人,她即便是女人,王铮也不会怜香惜玉,容她存活于世。
为了大郑的宣睿盛世万国来朝,为了边关安宁四海清平,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
为了他王铮,不再像上次那样,生命受到威胁。
王铮不得不狠下心来,置那人于死地。
王铮亲率陇西卫的十五万战兵,直扑距离延州最近的洪州。
洪州是西夏的边城重镇,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这是进攻西夏的第一战,关系着大郑将士的士气军心,必须一战而克,王铮不得不加倍小心。
大军过了长城岭,据洪州已不太远,王铮接连下令。
“传我军令:着韩庚韩柱国,亲率两万兵马,于洪州东的十里井设伏,围点打援,务必全歼由龙州驰援洪州之敌。”
“诺。”韩庚躬身接令,立刻点齐兵马直奔十里井。
王铮很清楚韩庚的能力,由他亲率将士设伏,龙州之敌不出兵增援洪州则罢,龙州假如出兵,韩庚必会大获全胜。
“着陈斌率三万兵马,由狄青为左先峰,杨广为右先锋,各率五千兵马。绕过洪州,二百里急驰,务必一战而克乌延城南的定军寨,死守此战略要道,不得放过从宥州出来的一兵一卒驰援洪州。”
“诺。”陈斌躬身接令。
他很高兴,王铮虽然罢了他的提督之职,却还给了他带兵之权,这样他就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
“陈柱国,我能不能打下洪州,全看你们能不能堵住西夏的援军了。此战,由狄青为主,杨广为辅,你只需坐镇中军全盘调度即可,切勿意气用事啊!”
王铮有他的小九九,他怀疑,他的亲兵队正狄青,就是北宋有名的将领狄青。
历史上的狄青面有刺字,这个狄青也有。史书说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而这个狄青也有一个铜面具。
只是,现今狄青刚满三十岁,还是个小校尉,职不过七品。王铮也没见到他打过仗,还不敢确定,他就是北宋历史上的狄青。
因此,王铮对陈斌有此一说,他的意思,是让狄青和杨广试试身手,好确定以后怎么培养他们。
至于定军寨能不能夺下来守得住,王铮并不担心。
定军寨虽是个易守难攻的大军寨,但因处于洪州以北,并不是边境的关键所在,现在驻兵不过千余。
狄青和杨广,既然是曹显派给他的亲兵队长,本事还是有的。他们俩一万人马,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拿下定军寨,没有一点问题。
何况,大军现在还没有到达洪州,他们绕城而过数百里急驰,奇袭定军寨,一战而克的把握就会更大。
“大将军,我俩都走了,你的安全”狄青是王铮的亲兵队长,王铮在战场上若有闪失,他的责任最大。
当然,王铮把他派出去执行别的任务不算。可即便是这样,他对护卫宁王郑铭的御林军,那一帮看似人高马大威风凛凛,战力却是较弱的老爷兵也不太放心。
“你俩且去,无需担心我,十万大军都在我的左右,洪州才不过两三万人马驻守,还能翻了天去?”
“好,大将军,若有机会,可否趁机拿下乌延城和奈王井?”狄青沉声问道。
乌延城和奈王井依山势而建,前后仅隔二三十里,在定军寨北面不远,扼守着宥州、夏州和盐州通往洪州的唯一要道。
假如能趁势拿下那两个小城,和定军寨互成掎角之势,互相协防。
则那三个西夏的州城,就不敢出兵增援洪州,洪州的守军知道后路已被截断,必会军心大乱,也就更容易攻克。
“如此最好,但你切记,只可智取不需力敌,代价太大的话,就还死守定军寨。只要守住了定军寨这个咽喉,我军就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