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的那些天策上将,也有不少是军权太大,杀了皇帝后自立为帝的。
现在的大郑,虽然没有唐朝和五代十国,但在前朝的大梁朝和大陈朝末期,也发生很多,和隋唐以及五代十国类似的事情。
前朝有过的血的教训,皇上郑成不可能不慎重,他未雨绸缪,不可能封王铮为天策上将。
只是爵位的世袭罔替就好多了,只要王铮没有太大的军权,爵位就只是他的荣誉,能让他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地生活的很好。他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皇上严格控制王铮的军权,即便不惜让王铮的爵位世袭罔替,也坚持要这么做。大臣们也就不再反对。
其实,皇上的想法是对的,大臣们也不想让王铮的军权太大,危及社稷安全。
王铮的封赏定了下来,就该说别的将领了。
只要王铮的封赏没了问题,其他的就好说了,群臣商量之后,在提到对陈妍的封赏时,皇上又看了房相一眼,房相一点头,皇上也就明白房相是什么意思了。
陈妍因为曾被王铮戏称为母老虎,她对王铮非常的不满。她还曾经气呼呼地找王铮算过账,那次皇上和柴公公都知道。
因此,鉴于陈妍与王铮不合,皇上和房相的意思是,破格提拔陈妍。
以后让陈妍钳制王铮。
大郑的朝堂不能太一团和气,必须有对立。有对立才会有争议,才让皇上更放心,才让皇上更容易管理大臣。
不怕文武官员的本事大,皇上和房相只要掌握好平衡之道,大郑的朝堂,就始终会在控制之中。
因此,房相提议,皇上赞成。
陈妍因连灭数国功劳太大,也就被连升数级,被封为镇军大将军,柱国,二等开国伯。
如此一来,陈妍一跃而成了,比她叔父陈琦还高了半级的,从二品的柱国将军。
但陈琦毫不介意,高兴的嘴岔子咧到了后脑勺。
陈妍的爵位封的稍低了些,可这不是还有两个小国没灭吗?叔侄俩相比,陈琦甚至都没有爵位。
文官除非是,曾经率兵为国家开疆拓土,要不都没有爵位。爵位是专为武将而设。
因为王铮的原因,他教出来的将领,就不可能超过他的职衔。因此,韩庚也只是被升了爵位,成了一等开国侯,其他封赏不提。
项梁因为这一战,累功成了柱国将军,三等开国侯。
万喜和高丕,历经千难万险浑身浴血杀透重围,及时赶到怀州攻克了怀州,并且还及时赶到了兴州,帮助项梁等拿下了兴州。
万喜和高丕也是居功至伟,被封为柱国将军,一等开国伯。
韩客和石坤,均因为对拿下西夏的都城兴州,起了关键性作用,累功被封为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上护军。
他俩距离从二品的柱国将军,已经仅有一步之遥。
申四因救援及时,是攻克兴州的首功,被封为从三品的云麾将军,护军。
申四跟随王铮学习了一年多,对王铮的战法战术最为理解。独领一军时打的胜仗就太多。他这两年的升迁速度,也让别人眼红。
而戴忠,因为他攻克的交趾和寮国的都城,都是因为陈妍的帮助,再说,他现今还没有灭一国,就以后再议。
以后,假如戴忠能独自灭掉占婆和真腊,那他被破格提拔升为柱国将军,就也在情理之中。
可如果,还是陈妍拿下的占婆和真腊,他的柱国将军之职,就有点悬了。而陈妍,也必会被封为开国侯。
其实,也怪戴忠太不争气,他的本事也确实太小。
他一个四五十岁的大男人,已领兵多年,现在带领六万兵马,只是进攻一个还没有蒲甘的领土面积大,屁大点的交趾和寮国,居然屡次需要陈妍数百里救援,才能攻克稍大点的城池。
朝臣们就有些不喜欢他,对他的封赏,也就没有几个人提议破格提拔,就这么暂时搁置了下来。
对将领们的其他封赏,比如钱粮布帛土地宅院,以及阴袭几个儿子等等,自然也都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除了这些领军的主将,其他将士的封赏,待战后按功再议。
这次的封赏,同样是因为王铮被压制的原因,也没有按规矩封赏。主要是爵位和职衔不符。
将领们的职衔封赏的还行,基本是按功劳升的职,可爵位就低了些。
比如,柱国将军的爵位,至少也应是三等的开国侯。可万喜和高丕,以及陈妍,却只是被封为开国伯,整整低了一级。
但因为王铮被压制的太狠,朝廷也只能这么封赏别的将领了。
即便是这样,陈琦也已经很满意了。
他侄女儿陈妍,跟着王铮才多久?
她一年多前还是个七品校尉,可这才不到两年的时间,陈妍居然就成了柱国将军,开国伯。比他这个做叔父的职位,还高了半级。
他以后,凡是在正式场合和侄女儿陈妍说话,都要规规矩矩地称呼一声陈大将军。
总的来说,虽然不太合理,但也勉强能说得过去,应该不会引起,将领们太大的不满。
南疆和西夏的两场战事下来,王铮的手下,又升上了四位柱国将军。
要不,卫戌军和其他卫镇的将领,即便是挤烂头,也都想跟着王铮上战场杀敌呢!
可惜,王铮对手下将领,和军士的要求太过于严厉。不是经过曹显和韩庚特训的,通不过魔鬼训练的,谁都别想成为他手下的精锐。
不是精锐就无法执行特殊的任务,就无法得到破格封赏。
比如,陈斌现在,还率领着十万边军,在宥州附近晃悠呢!
陈斌和那十万边军,能力不行战力不强,就无法参与奇袭兴州的大战。
他们最后的封赏,和打下西夏都城,兴州的那些将士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