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卢悦的职务可能有所调整,这是王廷提前告诉他的。
到不是因为卢悦是王廷的小舅子有什么特权,而是这几年的锻炼卢悦还真是无一差错,要说有也只有攻打益州的时候被刘表烧了粮草那么一点,那次关键的时候还让自己的外甥王临给哭掉了。
盛世强兵,一直是王廷的思想,更何况卢悦本身就是从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王廷的扩张不会停止,他的目的是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所有和大汉相连的大陆之国给平了,完全把西边的隐患给消除干净,所谓安榻之旁又岂能容他人。
当然这只是目标,王廷知道自己的性子,那种田园似的生活才是自己最想要的,高高在上沉溺于繁杂的事务中委实是他所不愿的,所有目标虽然定了,究竟走到那一步自己也说不好。
也许哪一天自己不想了,就会放给王卢等人也说不准。
卢悦听到调整自己的时候是快乐的,当兵的永远会记得那个畅快淋漓的战场,他知道姐夫的话,向西永远会向西挺近,这就是把他调走的原因。
当然还是有条件的,就是趁着这次战争赔偿,把婚事结了,也好留个子嗣了却卢慧的担心。
他们这一行是往城里向官府交接运送物资手续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所需物资巨大,外部的需求都是军队在负责,所以卢悦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王廷早就到了会议场,这里有他的一个单独会议室,说是会议室不太贴切,就是办公加上一个小型的会客会议地点。
他毕竟是龙城最高人,每日里的事情说是不忙,但关键时刻也是忙的晕头转向的,好在他前世是做公司的,这些事情在自己有序的安排下也不是如此忙乱,给他当书秘的是刘绝。
说起书秘,起先是糜菁,然后是蔡昭姬等人,但这次换了刘绝。
因为这次代表会议,因为有许多大汉旧臣会来参加,当然刘绝跟在身旁很方便他来接见那些旧臣。
当然书秘不是这样简单,这些妻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王廷不是帝王没有单独的记录《起居录》的人员,但这些事情都由王廷的家人承担了过来。
王廷大体上也知道这些,也没有阻拦。
自己来到大汉,不管忙碌、休闲还是娶妻生子,也需要留名于世的。自己的资本就是前世的记忆,往往自己平常的一句话就会让自己想起什么,所以记录下来只有好处也没有坏处。
当然以后她们谁能整理成书,也算是她们独有的自己的收入。
当然书秘不止刘绝一人,还有其它人跟随,跟着他的书秘不只是一人,总共有五人之多,根据政治军事的区别而各有重点。
今天早上就是如此,刘绝早和姐姐去接见从交州、扬州派来的代表了。
南方也只有扬州和交州没有正式的归纳到龙城了,交州好说,当初王廷遇刺的时候掌控交州的士家弟兄就表示听从公主的,这次王廷请他们来就是实现当初的诺言的。
扬州就不太好,那刺史毕竟姓刘,而且是皇室宗亲,更何况刘备当上了皇帝,王廷不用想那扬州刘繇也不会和自己一条心。
当然自己的实力如今太大了,已经完全把扬州包围了起来,还有公主为王廷出面安抚,能不能说服刘繇还真的不好说。
刘繇作为皇室宗亲是不合格的,他一生都在为命而躲避。刘繇是汉朝皇室的远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十九岁时因为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繇为搭救其堂叔,召集十多人混进贼窝,趁隙将盗匪头目斩首成功救出堂叔后而出名。由于其表现深受乡民爱戴,因而推举其为孝廉,拜郎中。
后来迁任下邑长,因为拒绝权贵的请托而弃职逃离。又被州里征辟,巡行济南等刘姓封国,不久,刘繇被司空府征辟为掾属,除任侍御史,刘繇都未到任,继而在淮浦躲避战乱,直至最后选择在扬州。
因为性格的原因,加上害怕乱世,到董卓霍乱朝纲,群雄崛起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刘繇的身影。
这家伙性格怯懦,不代表王廷不重视他,不代表王廷不想拿下扬州。
说他是扬州刺史,这也太过于抬举他,因为扬州下边的各个郡县关系复杂,也都各自为政,刘繇只不过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生活罢了。
不说旁人,孙坚就是扬州的下属郡,谁见过孙坚这次配合王廷调兵请示过刘繇。
更何况扬州的吴景、樊能、张英等人也都各占郡县各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