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59章明争暗斗(二)</h1>
旁边的老刘又接着对公孙康与公孙恭道:“二位公子,你们可愿意到幽州书院来学习,这里不光能学到各种学识,我义父枪神童渊与我师叔王越都在蓟县,担任我幽州军队的总教习,所以你们要是到了蓟县,我还可以让他们来教你们武功,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冲着你们父亲的面子,我可以让你们直接进入书院学习,你们可愿意?”
一听说不但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另外还有大汉最具传奇色彩的两个武学大师教授自己武功,公孙康与公孙恭心里早就愿意了,可是他们一直很怕自己的父亲,任何事情都要由父亲来做主,所以二人也不敢马上回答老刘,而是转过头去,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看着他们的父亲。
公孙度何尝不知道老刘的目的,他就是想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弄到幽州书院去学习,而其中真正的目的,便是两个儿子到了人家的手中,自己就无法再与幽州官府做对了,否则人家要是拿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要挟自己,自己还不得乖乖的就范,所以公孙度沉吟半晌,没有答话。
老刘看到公孙度不说话,知道他是猜透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也不急着逼他,而是继续对公孙康与公孙恭道:“二位公子,你们可是名门之后,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我看二位公子正如文皓所言,将来肯定会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公孙先生难道舍不得他们离开自己,还是怕我会对他们不利吗?”
老刘的一番话,更是令公孙度左右为难,想想自己的两个儿子虽然不是上上之资,但是也算得上是可造之材,只是自己苦于找不到名师来指点他们,另外如果他们离开了辽东,自然便会与那些富家的纨绔子弟不再终日厮混,这对他们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虽然自己为了儿子的前程,说不得要答应刘备的一些条件,但是家族的将来才是最重要的,而家族的将来也是要靠着自己的儿子去维持的,另外从他听到的和看到的,他也相信老刘绝不是无言无信的小人,因此最后公孙度一狠心,对着老刘道:“多谢刺史大人抬爱,我的这两个儿子能得到大人的垂青,是他们的福气,既然大人愿意收留他们去书院学习,我怎么会不放心呢,康儿恭儿,你们还不过来谢过刺史大人。”
听到父亲答应了,公孙康与公孙恭大喜过望,以后能到幽州书院学习,并且有机会在武功上得到童渊与王越两位武学大师的指点,那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二人急忙跑到老刘面前,跪倒在地行大礼参见,同时口中连说多谢大人。
公孙度也起身对老刘道:“刺史大人,今后我的两个儿子可就交给大人了,他们一向顽劣,还望大人多多担待,能入幽州书院学习,得到众位名师大儒的指点,实是我父子心中早有的愿望,今日蒙大人垂青,在下不胜感激,再次谢过大人的厚爱。”说完,公孙度对老刘深施一礼。
“公孙先生太客气了,我只是觉得二位公子乃是可造之材,只要稍加指点,他日必可成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才,我还得感谢公孙先生如此深明大义,使我大汉又有了两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人才。”老刘看到目的达到了,心中高兴,便继续给他戴高帽子。
公孙康与公孙恭去幽州书院上学的事情定下来之后,众人接着又开始闲聊,只是老刘几人只字不提辽东官府买地之事,让公孙度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猜不透老刘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眼看时间已近中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于是公孙度便向老刘客气了一下道:“刺史大人如果不嫌在下家中简陋,就在我家中吃顿午饭如何?”
老刘正等着他这句话呢,于是马上道:“公孙先生要是不嫌麻烦,那备就叨扰了,我可是能吃能喝,还望公孙先生不要笑我是酒囊饭袋才好。”
公孙度连称不敢,于是老刘等人便在公孙度家中蹭了一顿午饭,吃饭之时,众人聊的都是些老刘以往的英雄事迹,看到老刘的酒量,把公孙度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而且老刘等人到现在也没说找他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只是说久闻自己的大名,专程来拜会自己,向自己讨教一番,现在是两个儿子到被他给讨去了,也没见他向自己讨教别的东西。
吃罢午饭,公孙度带着家人将老刘送到了大门外,众人告别之后,老刘等人又是大张旗鼓的返回了辽东太守府,而且到了第二天,在襄平的世家大族中便传出了一个消息,公孙家族的族长公孙度已经答应了刺史大人,把公孙家在襄平周围的良田大部分都卖给官府,而且也不再去开垦周围的荒地,公孙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刺史大人答应他了:把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幽州书院去学习,将来也为他们谋个好前程。
为首的公孙度都服软了,别的世家大族哪里还敢继续出头,而这时官府又派人来他们家中商量买地之事,这些豪门马上答应了官府的要求,结果没过几天,襄平城周围的大片良田就归了官府所有,而且开垦荒地的事情他们也都保证不再参与了,最后看到自己成了一枝独秀,公孙度无奈,也只能答应了官府的开价,把自己家中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卖给了官府,如此一来,困扰石韬与麴义二人多日的大问题也终于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