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兴奋,关夕望一口气参观完整个山谷,把谷内的平面图记在脑袋里,对于要建设牲畜棚的位置,已经有了规划。
回到家里,他连夜肝出了一张“山谷养殖区大致规划图”来,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脸白得跟鬼一样,把姜明承吓了一跳。
旁敲侧击问:“关知青,你身体还好吧,不然咱们去医院看看,有病就早治。”
若实在是虚,或是治不了的病,还是早点和他姐分开好。
关夕望摆摆手,说:“没事,就是昨晚上没睡好,有点头晕,我趴在桌上睡一会,有事再来找我。”
“别趴桌上了,多难受啊,去我办公室吧,我在那里有铺盖,桌子也大,你在说上睡吧。”
关夕望想了想,也怕猝死,便点头说:“行,我就睡一会,等会下班我多加一会班,把睡觉的时间补回来,不会耽误厂里的进度的。”
“没事,放心吧,现在能用到你这财务的事情还不多,耽误不了啥。”
36.第三十六章一更
关夕望睡了一中午,下午两点才醒来,然后就一直在忙未完成的工作。
填好最后一个数据,他打了个哈欠,有些怨念地想。
这个年代什么他都能适应,就是不放假这一点实在受不了。
在农村还好,辛苦一年能有个农闲的时候,作为知青,他过年也能回家一趟。
但要是城里的正式工人,那可真是春节当天都要死扛着去上班。
记得去年初开始,报纸上就有了“革春节的命”这一说法,更离谱的是各地工人纷纷积极响应,还自发写倡议书,说春节过年不回家,要工作到底。
这种情况,在现代是很难以想象的,除非加班费足够诱人。
一月份,《某日报》记载,五十七个革命组织联合发出“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开展群众性夺权斗争”的倡议书。
仅仅四天后,上头就正式废除了春节休假,所有工人能领到节日福利,但没有了节假日。
周围也有别的村也跟着凑热闹,喊着口号,说是上面要“抓革命促生产”,他们也不能落后,要“变冬闲为冬忙”,组织起人把好好的地又翻整了一遍,纯属脱裤子放屁,搞得村民怨声载道,拜年都没让村长上门。
还有更离谱的,说是过年要废除陋习,禁止打牌、放鞭炮、磕头拜年也就算了,连大吃大喝也不许。
小庄村村长便带头忆苦思甜,大过年的喝菜汤,结果被人举报风气奢侈。
为什么呢?因为冬日里菜价比粮食贵!
真是闹了好大一场笑话。
而姜志业作为大队长,虽说能力不算太强,不能带领村人争先进,创高收,但性格稳重,处理事情手段踏实。
收到公社同志,他只是在年前按部就班宣布了上面不许做的事,要村人注意点,便一切如常,没闹出幺蛾子来。
可以说村里如今日子安定,有他一半的功劳。
村人有农闲,天气冷了也不用经常去田里,关夕望就不行了,自从进了种植基地,他就再也没休息过。
之前账目初建,他要处理的事情不少,加上村里在记账方面的人才不多,不管多琐碎的事情都要他亲自操刀,昏天暗地忙了几个月,总算是把框架搭了起来。
加上小范在账目方面的天赋不错,他花了点时间,把“徒弟”带了出来,零碎账目就用不着他操心了,把总账核对好就行。
等到完成工作,关夕望离开办公椅,才发现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办公楼里却有个地方依旧灯火通明,不用猜,就知道是姜明承的那里,那小子真想干出一番事业,比谁都要拼,回回都是最后一个走。
想了想,关夕望走到姜明承的办公室,对方从文件中抬起头,问他:“关知青,这么晚了,还没走呢?”
“你不也没走吗?”
“哦,就差收尾了,我处理完了就走,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那啥,老板,这些天大家工作都辛苦,你要不弄个节假日啥的?”
姜明承揶揄地看向他,“我看是你辛苦了吧?”
关夕望尬笑了几声,原本不抱希望了,突然听见姜明承说:“不过前几个月,大伙确实辛苦,每天醒来睁开眼睛都是事,节假日我们又没啥礼物好发……这样吧,一个月休息两天,什么时候休息由你们自己决定。”
“行啊!”关夕望满是惊喜,“那这个月生效不?”
“你的算盘打得倒是精,这个月还剩不到十天。不过我既然都说了,那就从这个月生效,不过只能休一天。”
“一天也行。”有的休假,总是不错的。
“对了,关知青,我最近在想,要不要学城里那样,搞什么夜班补贴……我看那些工人上一次夜班补贴两毛钱,咱们这里没那条件,就补贴一毛钱吧?”
关夕望跟着他的思路,在心里盘算起账务,想着要是多了夜班费,员工的开支要多出几块来。
“你这个补贴,是上夜班就有,还是要上到几点?”
“上到晚上十点吧,总不能让人通宵啊!当然,要是需要倒班,晚上上班,白天休息,那就没有补贴了。”
“行,我知道了,咱们基地需要上夜班的时候不多,也就采收和加工的那几天需要人。”
这样算下来,总开支并没有增加多少,说不定还能提高效率,可以执行。
姜明承舒了一口气,说:“既然你觉得没问题,那明天就宣布吧,你今晚弄个统计夜班补贴的单独账目出来。”
合着在这等着他呢。
关夕望怨愤地看了他一眼,把姜明承看得心虚转头,说:“那我明天要休假。”
“可以,我批准了。”
姜明承拿起笔,还真给他写了个像模像样的假条,递到他手上,“快去忙吧,明天我要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