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 二十 章</h1>
“说说?”苏徽很感兴趣。
张誊光清了清嗓子,以指节做惊堂木,一叩木榻扶手——
“等等,”苏徽连忙打断他,“长话短说,简要概括一下就好,我不是来专程听书的。”
张誊光轻哼了一声,道:“我说的是,荣靖公主与杜四公子自小一块长大,感情要好,就如同那汉武帝与陈阿娇一般,杜四小小年纪便立下誓言,说长大成人之后必娶公主为妻。熟料天有不测风云,公主一朝不慎容颜损毁,自惭形秽,再不愿与杜四往来,且越发的性情乖戾,甚至萌生遁入空门之念。帝后心疼长女,决定为公主广选驸马。杜四公子不顾家人反对,参与其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风头压倒天下才俊,最终赢得帝后青睐,并与公主冰释前嫌,二人重修旧好,结为夫妇。”
苏徽点头,在他看来,这个故事烂俗了些,但烂俗也有烂俗的好。这故事一波三折,又有青梅竹马、破镜重圆等元素在内,受欢迎是必然的。
“然后你就把杜四给惹恼了?”
张誊光叹了口气,“当时我哪知那就是韩国公家的四少爷啊,我就好好的站那说我的书,二楼雅座忽有人猛地掀开了绣帘,接着一大伙人冲了过来殴打我,将我架到了一个年轻人面前要我磕头认错,我心想我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何错之有?故拒不认错。”
“于是他便命人将你从三楼抛了下去?”
“正是——”
可以,这很有张誊光的风格,无怪他最后会焚毁手稿,自尽于端陵前。
“你方才所说可否属实?有无夸大或隐瞒?”
“句句是真,若阁下不信,大可找来那日酒楼客人询问。”
“已经过去了好几日,目击者早就散了,我上哪去找他们?”
“那便去问酒楼的小二、店家、酒保、歌女,这朗朗乾坤之下,总有人能证明吾辈清白——”
夸张是文人惯有的说话方式,同样是拿笔杆子的,文学家注重的是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史学家看中的是过程的客观真相。文学可以夸大其词,史学却得一丝不苟。苏徽那个做文学史的硕导曾经反复告诫过他,在研究文人时,一定不能完全相信那些文人留下的言论记载和自传,因为鬼知道他们在说话时是理智占了上风还是感性在主导言行。
但苏徽此刻愿意相信张誊光。
在来这里之前,苏徽有怀疑过这个说书人是早就被杜家的政敌买通了,刻意在酒楼之中说了一些刺激杜榛的言论,好激得杜榛动手杀人。
可如果这个说书人是张誊光,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张誊光穷了一辈子,若这时他真的受人钱财买通,何至于继续潦倒?
就算文人的言论不可全信,可他们的性格,或多或少都会反应在他们的作之中。哪怕是再表里不一的人,只要他拿起笔开始创作,也总会有那么片刻,内心的想法会不受控制的倾泻于笔端。
苏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嘱咐他好生休养。
毕竟今后夏国的通俗文学还要靠他来振兴呢。
走出房门后,苏徽找到了一名锦衣卫,询问他杜榛的为人及性情。
锦衣卫大部分时间都随侍皇家左右,或多或少都对杜榛这种皇亲国戚有一定的了解。按照他的说法,杜榛从小聪颖,因为被娇宠过度的缘故,十分的跋扈任性。
但再任性,也好歹是个聪明人。
这样的描述,也的确符合苏徽心目中对杜榛的印象。
韩国公已经在不久前被皇帝夺去了官职,杜家的人这时候该尽可能的低调,风头过后再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