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听着女儿的话, 也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 外面的事情自有宣平侯操心, 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她只要管好后宅,反正宣平侯是御赐的爵位,轻易不会被废除,她只要好好地管好后宅就好,安国公府的势力再庞大,也为难不了她一个女眷不是?
看着赵氏听进去了自己的话,苏夷玉又拉着赵氏的手撒娇道:“阿娘,我想做一件花间裙,前两日我去参加宴会,里面姑娘都穿了花间裙,我要是没有一件,人家会瞧不起我的,阿娘,给我做两件好不好。我想要十二破的。”
花间裙又称月华裙,一件花间裙要耗费的布料往往是几件或者是十几件平常裙子的用料。唐高宗曾经下诏说:“……花间裙衣等,靡费既广,并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
唐朝就有规定要求“凡裥色衣不过十二破”,可见当时的女裙往往在“十二破”以上,也就是一条裙用十二条以上的异色帛料相拼缝。到了大魏,也是如此要求,所以大魏的贵女一般都将裙子做到十二破,但是又觉得十二破不够,所以只能在装饰上多花心思。她们在拼缝处绣上金线的界道,甚至缝缀珠玉做成的小片花钿,裙片之上也会加以金线绣等华丽装饰。
所以,要做出一件拿得出手的花间裙往往要破费不少,苏夷玉想要的花间裙自然不是普通的花间裙,这花费自然更高。
前世,宣平侯府的状况根本没有钱支持苏夷玉做花间裙,所以前世即便赵氏疼爱她,她也跟赵氏撒了好久的娇,赵氏就是不会同意。她没有花间裙,但是苏夷光有,她的那件花间裙是齐国公夫人送的,当时苏夷光穿着那花间裙出去,那光彩照人的样子,苏夷玉现在都记得,这一世她也要有一件花间裙,她穿出去,一定不比苏夷光差的。
宣平侯府的情况虽然比前世要好,但是赵氏听到要做花间裙还是两件,还是犹豫了,她虽然能出得起钱给苏夷玉在锦绣阁做裙子,但是这花间裙不一样,实在是太费钱了,赵氏还是有些不太想花这么多钱就做两个裙子。
苏夷玉一看赵氏犹豫的样子就知道赵氏在想什么,赶紧道:“阿娘,我做这花间裙也不是只为了我自己啊,有了这裙子,大家才能看得起我,不然人家还指不定觉得咱们宣平侯府穷酸呢。”
“要是给人这样的印象就不好了,大哥马上就要议亲了,您看上的那几位姑娘,府第可都是显赫,我怎么着也不能给大哥拖后腿不是?”苏夷玉早就知道赵氏的命脉,赵氏是疼爱自己,但是却不够重视自己,赵氏最重视的还是她的嫡亲大哥苏夷观,不过苏夷玉也不介意,母亲更重视传宗接代的儿子,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赵氏听到苏夷玉这么说,果然立时同意了,她长子马上就要议亲了,她长子在国子监读书,前途无量,她看中的儿媳不是书香门第,就是高门大户,总之马虎不得,若是让人家看不起,还怎么议亲?
苏夷玉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裙子,而且她的心腹大患苏夷光马上也就要搬走了,苏夷玉觉得重生后的日子果然是太美好,让她觉得像做梦一样。
比起苏夷玉这边的高兴,宣平侯和老太太却是一筹莫展,他们根本找不出能够阻止薛培继续找麻烦的方法,就是想要找人从中说和,他们都找不到人。
“都说这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看还是要找永嘉,若是永嘉开口,薛大人一定会收手。”老太太最终道,她觉得薛培做这些无非是为了给苏夷光出气,只要苏夷光开口,薛家一定会高抬贵手,放过他们的。
“可是她现在还在宫中。”宣平侯听到老太太的建议,也觉得可行,比起没有任何交集的薛培,他本能的觉得还是自己养了十几年的苏夷光更好说话。
“让赵氏去,这是她造的孽,只有赵氏低头,给永嘉认错,永嘉才能对宣平侯府放下芥蒂。”老太太说道。
宣平侯也点头,觉得老太太说得十分对,但还担心道:“若只是赵氏一个人去,永嘉会不会根本不见呢?”
老太太听了宣平侯府的话,最终决定道:“罢了,为了侯府,我就舍了这老脸,陪赵氏走这一趟。”说完后,还叹了一口气。
宣平侯立时感到羞愧,连忙道:“都是赵氏的错,连累母亲受累了。”
老太太摆了摆手,然后对宣平侯道:“天色也不早了,你赶紧换了药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恭送母亲。”宣平侯在床上拱了拱手道:“儿子身有不便,便不送母亲了。”
宣平侯被打的事情,二房和三房也都知道了,三房向来是默不作声,二太太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只是摆了摆手,对着自己身旁的大姑娘道:“你大伯那样当差,出事是早晚的事。”
自己的丈夫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做事从来都是本本分分兢兢业业,每日都是点卯一次不落,就算是有人想要找茬也找不着不是?
她对大房的事情不感兴趣,她们二房到底是要从宣平侯府分出去的,若是她们和大房的关系好,她说不定还会关心关心,但就赵氏那个样子,二太太觉得还是算了吧。
二太太现在算是想明白了,给女儿找个好夫婿,督促儿子刻苦上进,以后能中个进士,她就万事大吉,阿弥陀佛了。
二太太现在正操心着大姑娘的婚事,对着女儿道:“到底是郡主给你介绍的圈子好,你这才进这个诗社几天,就有好几家媒婆上门,说是相中你了,其中我看了最好的还是大理寺卿的幼子。”原本这样的婚事她是想都不敢想的,大理寺卿正三品,这幼子又是嫡子,这样的人家,本来都不在二太太能考虑的范围内。
但前两日她收到了临江侯府三太太的话,这位三太太最喜好促成姻缘,她和这位三太太有些交情,前两日这位三太太特意来拜访她,她还有些疑惑,但接待了这位三太太后,二太太就喜不自胜了。
“这两日我让你父亲打听了大理寺卿家幼子的情况,大理寺卿家的幼子叫耿时文,如今也在国子监读书,他已经是举人了,和你大堂兄那种没有功名,在国子监混日子的不一样,你嫁过去就是举人娘子,再过两年说不定就是进士娘子了。”二太太高兴地说道。
“说来还是娘的阿媛好,那些夫人才能相得中你。”二太太搂着女儿欢喜道。
大姑娘被二太太说得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不如阿娘想得那么好,论才学,我还没有四妹妹好。”
二太太摆摆手道:“有才又怎么样?不知礼一样要受人不喜。我可是听说了,你四妹妹在外面处处掐尖要强,很多时候还失礼,再加上你四妹妹回府后她和赵氏做的那些事,她就算再是个才女,也一样不招人待见。”最起码她就看不惯苏夷玉的样子,之前处处找永嘉郡主的麻烦,现在永嘉郡主不住在府中,苏夷玉又和二姑娘较劲,没个消停的时候。
“阿娘跟你说,再过两日大理寺卿家的梁夫人回去寺里进香,约了阿娘带你一块去,你到时候好好表现。”二太太嘱咐道。
大姑娘小声地问道:“阿娘,这门婚事会不会太高攀了,我觉得……”
二太太却摇头拒绝,“好孩子,这不一样,这是人家相中的你,不是咱们死皮赖脸地非要嫁进她家,你先去看看,若是不喜欢咱们再看。”
另一边,老太太离开后宣平侯就让人将赵氏叫了过来,得知自己要进宫被苏夷光赔罪,赵氏本能地拒绝,但是宣平侯却不允许赵氏拒绝,态度十分强硬,赵氏只能应下。
但是她们没有想到的是,赵氏和老太太的牌子递进宫后,却被告知被拒绝了,她们不能进宫。
第56章 内争
周皇后看着自己旁边的苏夷光, 说道:“你不见这些人也好,省得到时候麻烦,剩下的事情都交给薛家, 以薛培的能力,你放心就好。”
“我只是不想见她们。”苏夷光说道:“我好不容易在宫中过几日清静日子, 实在是不想见她们。”
“见到了她们, 不是哭着向我说她们养育了我多不容易,要不然就是当初那么做是为了我好, 无外乎就是这些话, 这些年我听都听腻了, 实在是不想听了。”苏夷光想起这些年宣平侯府想要粉饰太平的话,好像当初做得那么多的苛待都是为了她好, 她倒是想要问一句若那些行为真的是好,怎么宣平侯和赵氏不用在自己的嫡亲儿女身上?
她懒得和赵氏与老太太多费口舌, 见了这两人,到时候心里不舒服的还是自己,她何必给自己找罪受?
左右有薛家在,她马上就要脱离宣平侯府了,这个时候她真的不想再见宣平侯府的任何人, 当然除了大姑娘。
说到这,苏夷光想起来自己将大姑娘带入圈子里也有段日子了, 也不知道大姑娘过得如何?二太太给大姑娘选的亲事如何?
不过,她现在还是不要和大姑娘见面的好,省得到时候宣平侯府让大姑娘为难。
周皇后听着苏夷光的话,说道:“宣平侯府的事情有薛培和房夫人在, 你只要安心等结果就好, 咱们现在不想这些烦人的事。”
说到这, 周皇后还是高兴的,对着苏夷光道:“昨日本宫和陛下说了你的身世,陛下得知你是安国公的女儿十分欣喜,甚至同意了安国公回京的奏书,不过边关到底不能无人镇守,你大哥一家和你三叔还是要留在边关的,陛下特许你父母和你二哥回京,到时候你就能见到他们了。”
苏夷光听后心中也是高兴的,能见到自己这一世的亲生父母,苏夷光是期待的。
“不过安国公到京城还要有段时间。”周皇后又道:“过不了几日就是春蒐了,后日咱们就离宫去猎场了,我让人给你做了几套马面裙你回头试试。”随后周皇后又看着苏夷光皎若明珠的面容笑起来,“我们永嘉穿什么都好看。”